跳至内容

白日梦及其现实意义

2011年11月16日

因为本人习惯先说理论再谈实际,导致有意思的实际相关部分往往在最后,若有认为理论枯燥的,可直接从预演和白日梦之区别往下看


白日梦及其现实意义

何为白日梦

首 先得解释一下什么是白日梦。白日梦是梦的更靠近意识世界的形式。在白日梦时,我们完全不受控制的臆想某个场景,并且其场景中还有事件在发生,整个事件的进 行,我们的思维并不能主动的对其进行控制,但这个事件会被动的被我们的意识世界影响。当白日梦结束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可笑,也可能会陶醉其中精神顿时为之 高昂。我们在学习英语到一定阶段时会臆想着邂逅外国人并对话;我们有时候会臆想自己为一个英雄,一个领袖,一个运动员等等。这些臆想,都是白日梦。当我们 英雄的白日梦结束时,我们会豪气顿生;在我们进行领袖的白日梦时,我们的相关欲望得到了满足。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的几乎不受控制的臆想,就是白日梦。

何为梦

在 阐述白日梦之前,我们先简要的看看普通的梦有何特点。我们夜晚做的梦,是潜意识受到较弱的意识稽查作用,通过化装作用骗过我们的伦理道德稽查闯入到意识的 世界,并且同样是因为意识的稽查作用,梦极其容易忘掉,我们会抗拒去回忆违反我们的逻辑、伦理道德的东西。潜意识本身就是零碎的片段,当他们闯入到意识世 界以梦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因为睡梦中模糊的意识对逻辑和伦理道德的稽查作用还比较弱,所以梦的逻辑性极差,不符合现实,并且还会有不符合我们伦理道德的情 节出现,虽然他们已经经过了化装。

白日梦的形式和内容

而白日梦 呢,从呈现的方式上来说,他有一个重大的不同于梦的特点:白日梦是完全符合我们的伦理道德和逻辑的。他受到了我们的意识的完全监控,所以也就没有化装作用 的存在。白日梦里的内容,就是我们的心理世界想要呈现的内容,没有丝毫的掩饰。白日梦的场景就是现实,虽然也是现实的拼凑,但其逻辑是严密的,可行的。虽 然说白日梦进行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几乎不受控制,梦里的场景在自然的呈现,梦里的事件在自顾自的发展,但我们的意识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控制着,小心翼翼 的让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一步一步的深入,让我们的需求满足的越来越充分,一直触到我们意识中的伦理和逻辑底线。

这其实也 就意味着,白日梦所满足的,乃是被我们认为完全正常,无需羞愧的东西。除了性,更大的一部分乃是其他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白日梦更多的是发生在人格层 面,而不是潜意识。大部分需求集中在安全需求及以上,也就是社会需求和自尊需求,而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则难以通过白日梦来满足了。这是因为,白日梦满 足的,是我们最为缺乏的人格需求,最需要得到满足的那一部分,更高的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尚无多余的精力投入其中,白日梦亦难以触及到此类需求。

预演和白日梦之区别

白日梦和现实的界限,是模糊的,但大部分白日梦,超越了现实的界限。也就是说,白日梦往往是梦现实之不可行。很显然,很多白日梦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的期待,和希望,是可以付诸现实的。

但是白日梦梦到的现实中可能的事物,往往不可行。因为白日梦的意义所在,并非未来之预演,抑或提前的训练,等等。我们平日里在头脑里的“预演”,并非白日梦,因为预演的场景,是受到意识的主动控制的,我们会推测各种可能的情况以及应对的方案。

白日梦则不同,白日梦不受控,很有可能的是,我们施加给预演的控制力愈来愈弱,最后预演便发展成了白日梦,完全失去了控制。

区分白日梦和预演在我们心理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这 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务必分清楚我们的臆想到底是“预演”还是“白日梦”。如果我们让预演发展成了白日梦而没有及时的意识到,以至于最后将白日 梦当成预演付诸实现,其后果将极为惨烈。因为白日梦中的场景,乃唯你所愿,而不是以现实为准,也就是说,白日梦中的场景往往现实中不会出现,只是你希望的 而已。当然也有可能白日梦中的场景与现实中一致,而这绝对是极好的运气了。譬如我们通过臆想预演一次演讲,最开始,我们会在预演时现实的估计听众们的反 应,随着臆想的继续,场景愈来愈不符合现实而是按照我们希望的来发展,最后,预演完全失去控制,我们很可能会做一场轰动全场,让无数观众落泪感动的成功的 演讲白日梦。如果我们误以为这就是一次预演,并依此进行演讲,这个演讲,很可能是失败的,不可能获得白日梦中的效果。

在预 演的时候用我们的意识控制好臆想的场景使之符合现实,和在白日梦后认清楚我们臆想的内容其实是白日梦而已,不要将其付诸现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白日 梦中出现的我们感到非常满意的结果,很可能会驱使我们将白日梦在现实中去实现,而最后的后果,则是极大可能的出乎意料,完全失败。预演的意义在于估计现 实,白日梦的意义在于满足需要。一定要认清这一点。

我们重新来看这个很有名的林肯的故事:“

一天,国防部长斯坦顿来 到林肯跟前,气呼呼地对他诉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听了,建议他写封信针锋相对地反驳他,说:“你可以狠狠地刺痛他一下嘛。”斯坦顿 立即写了一封措词很强硬的信拿给总统看。“对了,对了,”林肯完全赞成,大声喊道,“写得好!严厉地批评他一顿,这是个最好的办法,斯坦顿。”但是当斯坦 顿把信叠好快要放进信封时,林肯却又阻止说:“你打算怎样处置它?”“寄出去呀。”斯坦顿被他这么一问倒弄得稀里糊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你不应把信寄出。快把它扔进火炉中去吧。每次当我发火时,我就尽情地写封信发泄发泄,写完后就把它扔了。我每次总是这样的。 可知这是一封很起作用的信。当你花了许多时间把它写好时,不消说你的气已经消了,也就心平气和了。那么现在再写第二封信吧。”将军理解地点点头,十分感激 总统的指点。 ”

在 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其实是林肯在诱导斯坦顿做了一个近乎真实的白日梦。白日梦帮助斯坦顿满足了他的需求(你也可以认为是发泄了怒气,这其实就是某些需求 的满足),但林肯及时的让斯坦顿了解到,这只是一种发泄方式,这封信的的意义并不是真的要寄出骂某人一顿,而仅仅是一个白日梦而已。

我们也一样,白日梦的意义,仅在于满足需求,如果将白日梦的内容付诸实践,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如果你要预演未来,那就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后,让意识充分的参与进来进行预演,不要让预演变成了白日梦。

曾文正公有一名言曰:“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 这句话的第一部分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随便去预演未来,因为如非极其专注的投入,预演未来将自然而然的演变成白日梦,这种演变趋势,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看到预 演的结果不如心意,而迫使预演发展成了白日梦,如此再三,对预演不满意,对可能到来的结果充满焦虑,影响了我们当下的心态。其实未来不迎和当下不杂,难道 不是紧密相连的吗?

From → 心理学

发表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