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群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2009年06月29日

群体心理的精神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对群体心理学的创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澄清。然后对群体心理各个方面的外在特征结合实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分析,特别的强调了领袖,暗示对群体心理的影响,并基于暗示分析了群体的心理结构。最后结合弗洛伊德的分析,我们将群体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与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比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关键词:暗示,领袖,暗示感受性,力比多,催眠

群体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群体心理学是由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开创的。之所以要在“心理学家”几个字上加引号,是因为勒庞其实并非一个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勒庞的兴趣广泛,在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而群体心理学的开创之作《乌合之众》只是勒庞基于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历史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的一本书。整本书没有设计到深入的心理分析,也没有任何心理学的术语。很容易看出这本书出于一个非专业人员之手[1]。而当读者看到书中的条目的时候,一定会有这么一个感觉:这些东西我也知道啊。其实这本书只不过是勒庞用他强大的系统思维将涉及群体心理的现象进行了一次大总结而已。勒庞系统的提出了群体心理学的许多大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指引后人深入挖掘探讨,发展出来群体心理学这个新的领域。

在勒庞之后还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学家对《乌合之众》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弗洛伊德的研究了。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群体心理与自我的分析》中针对勒庞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将精神分析学运用到群体心理学中来,同样也能对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概念的澄清

群体与团体,暗示

在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对概念进行明确,即何谓群体?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但这不足以说明这是一个群体,一个实验室中各个成员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这算不算群体呢?当然不算,我们所说的群体这中人聚集形成的单位,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要有暗示的存在。

暗示,这将是在下文中要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暗示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暗示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人与人直接暗示可以用普通的语言,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比如希特勒在他的拥护者中做的慷慨激昂的演讲,就是普通语言和肢体语言并重的。人的眼神,语音语调等等都能进行暗示。除此之外,也有间接的暗示,比如当某事发生时,一群人中的某个人对其的反应也能成为对其他人暗示。简而言之,暗示就是一个人对其他个人或一群人的信息传递。暗示应该是要贯穿在整个群体中的,是维持一个群体不至于解散的基本行为。

继续前一段的讨论,一个团体可以没有暗示,比如微软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开发一个软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暗示存在,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的这个事实导致他们成为一个群体的可能性。当比尔盖茨说从今往后微软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80%时。这个信息对这个人群的传递使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群体。要想让这个群体继续存在下去,必须要有新的暗示出现来对群体进行驱动。如果这时候一个人站起来说我们辞职吧,或者说罢工吧。一个群体就将真正形成了,因为听到这句话的群体里的人必须对其作出反应。如果是支持其罢工建议的反应,这个反应又将成为间接的暗示继续驱动这个群体。

至此,读者应该能够对群体作出很好的辨别了。

群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不是一个领域的。也有把群体心理学归入社会心理学的,但从本质来说,并不属于一个领域。现在群体心理学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不能正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关键在于研究者们只能观察群体而不能用群体进行实验,因为群体是不可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个人本身,而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群人这个整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的内容也差异极大。

群体的心理结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体心理的研究对象是群体,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

群体的心理结构在前文中已略有涉及,那就是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由暗示驱动而存在下去的一个单位。所谓的暗示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在上文提到了,在此不再赘述这个问题。

暗示的驱动

暗示是驱动群体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力所在,而它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领袖的暗示,一个是存在于群体内部的暗示。我们不得不把群体分割成两个部分,一是领袖,一是群体的成员。而一个群体到底需不需要一个领袖,也就是说没有领袖群体是否还能成为群体。整个问题基于我们对领袖的定义。

领袖和其暗示

领袖对于群体来说,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暗示,而其提供的暗示感受性的强弱,提供暗示的频繁度决定了领袖是否能成为领袖。

首先,一个基本的条件是领袖要能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而不是对群体中的某一个,当然如果领袖能通过某个人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也算是具有这个条件的。这个时候就要问了,希特勒通过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对群体——整个德国人民进行信息的传递,那么到底领袖是希特勒还是戈培尔呢?之所以每个人都会说是希特勒,是因为虽然希特勒和戈培尔都能向整个群体进行暗示,但是群体的成员会认为暗示来源是希特勒而不是戈培尔。

另外,暗示的感受性强弱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是领袖,一个推销人员面对一群人进行推销,如果推销得当,暗示感受性强,充分应用其语言和感染能力,可能能使整个群体都购买他的产品,他就是领袖。如果这个推销员只是走上去不冷不热的推销,而技巧生涩,毫无感染力,那其暗示对整个群体基本上不起作用,他也就不能成为领袖了。

其次,暗示的频繁度也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领袖。比如前文提到的微软要大幅降薪,一个人站出来说建议罢工,即便他是整个人群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是部门经理,如果他不进行继续的暗示,只是提出一个建议的话,那么也不能成为领袖,相反的,如果有一个他的下属对降薪愤慨不已,站出来慷慨激昂的鼓动大家罢工,那么这个群体的领袖就成了这个人而不是那个部门经理。当然如果部门经理能够如此慷慨激昂的鼓动罢工,那无疑效果更好,对群体的控制力更强。

内部的结构和其暗示

另外一种暗示是在群体内部相互感受的暗示,这种暗示不能对整个群体作用,而只能对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或者对群体中的某一个人作用。这种暗示同样的能驱动群体的存在。群体中个体的相互暗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直接的语言,而是行为和对领袖暗示的反应。或者仅仅对外界信息传入的反应。当微软的员工们接到薪水降低的消息后,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反应。可能某A听说后暴跳如雷,大骂不止,说要罢工。这个反应被BC看到后,BC二人原本愤慨的心理再受到A的反应的刺激,BC二人很可能按捺不住愤怒,两个人也开始附和A,开始爆发了。ABC三人原本是整个群体的一部分,当薪水减半这个信息进入后,A的反应对BC进行了暗示,而BC两人的言语相互暗示,使之开始附和ABCA的附和又对A产生了暗示作用,至此三个人相互暗示,形成了整个群体中的一个局部的完整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也能继续对其他的人或者心理结构进行暗示,暗示的形式可以是三个人一起骂比尔盖茨,也可以是这三个人中的某个人,比如B,作为代表对其他附近的人说“我们三个人ABC都要罢工!”。整个群体的内部个体和逐渐形成的局部心理结构之间相互暗示,很快整个群体被充分的驱动起来,最终走向罢工的路。其实无论是罢工的群体,还是其他的群体。都是如此的。他们不一定需要一个领袖,他们只需要一点信息而已。这个信息可以是外界的信息,也可以是内部成员的一个简单提议。比如刚才说的,有了要降薪的消息和A的“罢工”提议,这两个信息,就足够了。不需要领袖的鼓动。

一个群体通过外界信息的传入,自身的信息产生,或者领袖的鼓动,在内部暗示相互感受的过程中,就能得以持续存在,最后就能被充分的驱动起来。

群体的心理特征

不可控制

群体的第一大心理特征是不可控制,这也是为什么群体心理学无法充分的发展,不能进行试验的最大原因。群体一旦在领袖的暗示或者外界的信息下被完全的驱动起来,将无法控制。领袖也将无法左右群体的行为。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相互感受,使得暗示的感受性不断放大,最后群体内部的暗示感受性压过领袖的暗示,群体变得无法控制。去年的拉萨的打砸抢烧就是一个例子,在领袖的鼓动下,犯罪分子们被驱动起来开始走向街头打砸抢。但是很可能这个领袖的意思只是要犯罪分子们砸车,捣乱,并没有授意他们抢劫和纵火。但尽管如此,当他们走向街头把锤子砸向商店时,相互的暗示已经不可控制,一旦有第一个人纵火或抢劫,其他人受其暗示,也会开始这么做,如此一来整个犯罪分子群体都开始抢劫和纵火。变得无法控制了。

社会道德的去除

群体行为很可能无视社会道德的约束。一旦群体被驱动起来,有一个人冲破了或者暗示可以冲破社会道德限制,暗示的相互感受就能迅速的波及到整个群体,整个群体都将失去社会道德。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同样的下降。因为社会道德的形成基于“所有人都要遵守”,一旦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受到了“大家都不遵守”的暗示,社会道德也就无效了。

群体行为的夸张和多变

群体的行为很可能非常夸张,在常人的生活经验之外。这是因为上述的社会道德的去处所致。还有就是社会的日常行为习惯的不遵循。原因也是一样的。社会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也是基于“大家都如此”的。另外群体的行为非常多变。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感受性极强,同时暗示在传播时一次次的扩大,这种结构使一个小小的信息的传入都能导致整个群体的巨大反应。一个小信息的传入能够在暗示的传递过程中被无端放大,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发生改变。所以群体的行为很容易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信息改变。

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具有可以突破一切常理和逻辑的想象力。这种例子非常之多,一名海军上尉朱利安在他的《海流》一书中提到,护航舰“贝勒波拉”号在寻找一艘风暴中失散的巡洋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白天,观察兵发出了发现遇难船只的信号。然后众人都看着远远的方向大海上的一个浮动目标欢欣鼓舞,官兵们号称看到了那个船拖着一个木筏,木筏上有人在挥手。哪怕是靠近那个目标去实施救援的官兵,近距离的观察,也号称清楚地看到了一群人在遇难的船上伸手大叫。当他们到了跟前,才发现只是一个大树枝而已[2]。还有一个例子,一个母亲的儿子失踪数日,有一天有人在河里发现一具尸体,这个母亲和乡邻们跑去河边认人。这个母亲看了一眼后大哭道这就是她的儿子,而其他人看过后纷纷说一点不错。而当警察来进行口录时大家众口一词称这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没错。而事实上这并不是这个母亲的儿子。而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不过是那具尸体和母亲的儿子穿了类似的衣服而已[3]。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多,包括普陀山南海观音像开光时众人都号称看到了观音显灵[4]。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号称听到了上帝的话等等。

群体的智力低下

群体的智力将低于组成群体的个体。此时我必须重申这不是团体。我们所谓的团队合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都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这些都是团体,不是群体。群体无法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在强大的暗示感受性面前逻辑思维不起作用。美国大选,奥巴马在人群中振臂高呼要如何如何的时候,下面的听众没有人想过奥巴马能不能或者将如何办到他的承诺,而是一个个慷慨激昂,仿佛美丽新世界就在前方,理想国即将出现。当李洪志向法轮功教徒传授他的理论,下面的教徒们面对如此荒谬而漏洞百出的理论也纷纷接受,这些人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许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很多情况都是拜群体的低智力所赐。

领袖

领袖对群体的作用极大,虽然没有领袖群体也可以存在下去,但是大部分的群体都是有领袖存在的。领袖要成为领袖,必须要有许多特质,上文提到过,领袖要能够进行具有够强感受性的暗示,而且要进行频繁的暗示。那么,所谓感受性强的暗示要如何办到呢?

要使自己的暗示具有强感受性,就是要“立威”。威信是暗示感受性强弱的基础,威信犹如内功,强大的威信能使领袖对群体的控制变得轻而易举。而树立威信的方式很多。

领袖要从形式上树立威信

领袖本人要在形式上树立威信,法官要穿法袍,香港的法官甚至还要戴假发,法官使用的锤。这些都是使法官树立威信的形式。希特勒视察军队,讲话,一定要大场面,整齐的着装,听者做出纳粹专有的手势,高喊“希特勒”以示拥护等等都是为了从形式上树立威信。古时国王的宫殿,皇家那些琐碎的规矩等等,都是这个原因。这些都是帮助领袖树立威性的形式上的手段。也许没有这些形式,领袖依然能够得到拥护,依然有威信。但是这些形式能够巩固这种威信,使之维持下来。

领袖要决断

所谓决断,就是说话简单明了,断然。领袖对群体进行控制,不需要考虑逻辑性。说的话越不符合逻辑,说得越断然越好。领袖不能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而是竭力避免逻辑的存在。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思维使之对自己信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要让群体对自己产生宗教般的信服,就要用无逻辑,决断的说辞,才有强大的感受性。

领袖进行暗示的手段

仅仅有了威信还不够,领袖还要有各种手段来增强暗示的感受性。一是重复,一个领袖会对自己希望对群体进行的暗示和传播的理念进行不断的反复。这种反复产生的暗示感受性非常强大。脑白金的广告曾经流行一时,其连续重复三遍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去年的恒源祥广告连续重复十二遍,更是举国震惊。这种强力重复的手法,暗示感受性无疑极强。而胡锦涛总书记经常重复的和谐社会等词,也是感受性极强。二是肢体语言和眼神,具有极强说服力的领袖们都能充分的应用肢体语言,在对群体进行动员时,领袖的肢体,眼神,都在向听众传播信息。有一个说法是,一个成功的演说者,要让下面的每一个观众觉得演说者是在和他单独说话。这说的就是眼神的强大力量。我们常说的投入的演讲会有极大感染力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投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使用得当的肢体语言,只不过我们将其称之为“投入”而已。三是个人的特色,很多领袖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希特勒说话喜欢将小舌音“r”发得特别夸张,我国的领导人喜欢缓慢的说话,这些特点都成了加强暗示感受性的手段。

平日我们所说的“领袖气质”就是上面说的这些的综合。拿破仑的领袖气质十分逼人,旺达姆将军是拿破仑的追随者,他对别人谈到拿破仑时说“那个魔鬼般的人物对我施用的幻术,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何如此厉害,我既不怕神,也不怕鬼,但一看到他,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情不自禁的打战,他简直能够让我钻进针眼,投身火海”[5]。拿破仑平时虽然个子矮,但其领袖气质使被其感染的人甘心随其左右,无任何还手之力。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在被囚后卷土重来,几乎只身一人获得追随者的支持再度推翻当政者的原因。

领袖要善于利用群体里具有强暗示感受性的个体

领袖除了自己要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的暗示,还要利用群体里的个体或心理结构进行暗示。一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往往会有一两个人或者一个心理结构能够对群体进行感受性极强的暗示。领袖就要善于利用它们对群体进行暗示。一位有名的律师总结经验说,在法庭上,律师的眼睛不能离开陪审团里的灵魂人物[6]。所谓灵魂人物,就是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暗示的个体。比如陪审团中社会地位高的人,像富人,经理等等。或者陪审团中强硬的反对律师的人。如果律师能够将陪审团中的灵魂人物争取过来,就能控制整个陪审团了。在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之所以能让辛普森逃过一劫,就是因为律师巧妙的在种族问题上做文章,将陪审团中黑人这个心理结构体争取了过来,使这个黑人的心理结构体产生种族歧视感,从而获得了陪审团的支持[7]

弗洛伊德的分析

在勒庞写出《乌合之众》一书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对其进行解读和挖掘。弗洛伊德当然也不例外。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群体进行分析。他的出发点在于,一是群体虽然由很多人组成,其实群体的心理结构已经和个体在被催眠或梦境中的心理结构极为类似,可以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群体这个整体进行分析。二是,在群体内部,群体能够维持的原因和动力在于群体成员相互的力比多的灌注以及对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8]

关于力比多,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用来衡量个体爱欲能量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爱欲,每个人都想要释放自己的爱欲。而释放爱欲的方式很多。可以对同性,异性,自己,以及其他任何人灌注。每个人都有释放自己的本能的冲动。当外界没有力比多释放对象时,力比多会积聚,产生自恋的情结。一般来说个体会对自己的亲人,异性进行力比多的倾注,而当一个人的大部分力比多正在向某个异性进行灌注时,这个灌注渠道因为突发原因阻断,那么在个人爱欲释放的巨大压力的促使下,这些力比多会转而向其他异性或同性倾注。向其他异性倾注是常说的爱上其他人,而向同性倾注就是进行同性恋的第一步了。这就是力比多的基本概念。这是体现个人爱欲释放压力的能量。[9]

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

群体之所以不解散而持续存在,基于群体内部成员相互之间的力比多倾注和成员们对领袖的力比多倾注。当因为某件事而产生了一个群体时,其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就将进行力比多的灌注了。群体内部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复杂,多向,这种结果是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都得到了爱欲的释放,群体结构趋于稳定。在电影《浪潮》中,当某个成员被欺负时,其他成员都来帮忙,为了对自己的组织进行宣传,浪潮的成员们能够一起到处贴广告,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刷广告。这些事情使浪潮的成员们相互之间的力比多灌注渠道更为稳定而宽阔,其爱欲的释放也得到了彻底的满足。更加危险的是,当浪潮的某个成员因为自己其它的力比多的倾注渠道缺乏时,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部分力比多倾注给浪潮组织,导致了他对浪潮组织的绝对依赖,以至于当浪潮面临解散时,他不得不自尽。因为他唯一的力比多灌注渠道轰然瓦解,爱欲无法释放的压力使之无法继续生存了。

几年前李洪志的法轮功在大陆十分猖獗,参加李洪志的法轮功并且对其十分忠诚的成员,多数家庭不幸,力比多的灌注渠道缺乏,爱欲的压力使之在法轮功组织中找到了释放的渠道。以至于笃信法轮功。甚至有人能够在法轮功的误导下杀害亲人,说明他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变成了唯一的一个,那就是法轮功。其实我们可以认为群体的成员在群体中多渠道的向群体中的其它成员倾注力比多,就是在向群体这个整体倾注力比多。

此外,群体里的个体还向领袖倾注力比多,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倾注渠道,向领袖倾注力比多结果是群体里的个体对群体的领袖及其信服,被其完全控制。这就是希特勒,拿破仑等独裁者的情况。希特勒作为领袖,几乎获得了自己群体成员每一个人的力比多灌注。很多人对希特勒的灌注甚至强于自己的亲人。最后希特勒兵败时,地窖里戈培尔博士的一家全部自杀,他的妻子用氢氰酸杀掉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希特勒以及整个群体的力比多灌注已经成为了最强的灌注渠道了。在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很多国民党的人士改加入共产党,他们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党派,而是因为其对共产党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曾有某国民党人士称,他之所以改加入共产党,是因为对周恩来的无比钦佩。领袖就是依靠自己的领袖气质和魅力,来控制整个群体,不断的用各种方式巩固这种力比多灌注渠道。[10]

群体作为整体的心理分析

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特征和个体在催眠和梦境中的情况极为相似。相应的群体就是被催眠者或者在做梦的人。而领袖就是群体的催眠者。

被催眠或者梦境中的个体的重要心理特征是其所想所见均为希望愿望实现的想法和幻觉。也就是说,梦是愿望的实现。作为一个群体,它的心理就如梦中的个体,它的行为也类似于梦中的个体。

对于有领袖的群体,就像个体一样,在催眠者(领袖)的催眠下,个体会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个梦中的个体的意识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群体也像睡梦中的人一样,其意识完全失去逻辑性,也不再为社会道德所约束。他的行为已经被催眠者控制。作为有领袖的群体,就如一个被催眠的人,所有的行为都被催眠者所控制。群体完全按领袖的指示去做。而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领袖的各种手段,强大的暗示等等无异于催眠者进行催眠的手段。无非也是暗示。而且催眠比形成一个群体更加困难,因为很多被催眠者事先对催眠有所了解,在催眠者对其进行暗示时有反暗示的行为,使催眠难以成功。而形成群体相对来说容易。因为群体的暗示易感性是因为群体内部的不断反馈,感染产生的,群体中个别个体的反暗示行为在群体内部的暗示感染和反馈中无法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文革中的疯狂举动并不会因为有明白人的存在,也就是反暗示者的存在而消除。整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感染和反馈,使暗示的感受性不断增大,这个趋势很难被阻断。于是乎,在领袖的暗示下,群体轻而易举的被煽动,走向被催眠和被控制的道路。而且这种情况下的个体其社会性道德和常识,逻辑的约束和压抑已经完全去除。就如被催眠者的本我已经突破压抑的冰层浮出水面一样,群体也失去了自我。

在催眠者不存在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如同梦境中的个体。其所想所见均是愿望的达成。搜救遇难船只的船员看到遇难船只的幻觉,母亲和众乡亲误认自己的儿子,都是这种情况。搜救的船员希望能看到遇难船只和活着的人,而母亲希望看到自己儿子的下落。在南海观音的开光典礼上众佛教信徒都希望能看到观音显灵。就像梦境中的人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已经完全失效,逻辑判断也不存在了。一切的感官都为了愿望的实现而服务。压抑不再存在,由内部暗示产生的源动力使群体产生疯狂的行为。

总结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从群体的概念,将群体分为有领袖和无领袖两类。并对这两类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群体行为的驱动力所在。然后讨论了群体的特征,结合对群体的结构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领袖的重要性,对群体领袖的特点和在群体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最后,援引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挖掘,将群体等同于个体,用个体的精神分析方法对群体进行分析。

对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的感受进行的分析和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分析,其实是群体心理的两个层次,暗示的感受性是浅层次的群体心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的是深层次的群体心理。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暗示能够相互感受和传染,为什么肢体语言和对事情的反应能够对其他人产生暗示,很显然,这已经是用暗示来分析群体心理的最底层了,我们就必须对暗示进行进一步的还原。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所做的工作了,弗洛伊德其实是揭示了,力比多的灌注导致了暗示的作用,爱欲的产生使暗示易于被感受。这个中间的衔接,为什么力比多的灌注使暗示起作用的问题,还没有人论及。而至于为什么人要释放爱欲,弗洛伊德的解释是这是人的本能。这个问题就留给生物学家来解决吧。

参考文献

[1]:关于勒庞的生平参见塞奇·莫斯科维奇著《群氓的时代》,第二章

[2]: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0

[3]: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3

[4]:此例参见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50723233132.html

[5]: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39

[6]: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69

[7]:此例参见百度百科,“辛普森杀妻案”条目

[8]:《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83

[9]:《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217

[10]:《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106

本文仅授权《牛马》杂志发表

http://bbs.sjtu.edu.cn/file/pneuma/1246294262242882.pdf

 
以上为原文链接
 
 

From → 心理学

One Comment
  1. Christ permalink

    占个沙发慢慢看~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