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文艺与美感心理学 一

2010年11月2日

题目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往往吓人的题目和术语解决的都是非常简单而基本的问题。而文艺心理学和美感心理学解决的问题,也是如此。为何人会觉得美?什 么样的事物让人觉得美?美的事物为什么存在或者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些问题,能够对我们平时经常谈到的譬如小清新,小资,装逼,高雅,重口味之类的词语提 供直接的诠释。

 

谈论美的心理学,方向大致有两个,一是讨论人的美感本身,二是讨论美的创造者的心理。事实上,后者更为深入,了解不深,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弗洛伊德研究过这个。对我们的生活意义不大,而我们真正应该关切的,应该是美感的心理学,弄清楚,美从何来,如何获得美等等问题。

 

美的来源

 

距离产生美

 

美的来源之一是距离,所谓距离产生美。而距离并不仅仅指物理距离。总结起来,指的是,美的对象和现实的距离。

在 此我们定义的美的对象并不是某个现实世界的物体,而是经过美的修饰或承载了美后的事物。譬如我们欣赏一幅描绘野渡孤舟的画,野渡孤舟这个物体和场景本身并 不一定是美的,而这幅画是美的,那么美的对象就是经过画家描绘出来的野渡孤舟图,而不是那条船;同样的对于一首描绘古战场的诗,美的对象是诗,而不是古战 场。这是最简单的美的距离。而用来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修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手段。艺术手段的意义之一在于在真实世界和美的欣赏者之间创造距离。

 

我们经常会欣赏一些真实场景阴暗甚至恶心不堪的艺术作品,但我们仍然能产生美感。原因就在于作品和真实世界之间有距离。 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朱丽叶的惨死,若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无论他们之间有多么浪漫的故事,我们所能感到的,只有恐惧和血腥,但是经过莎士比亚的描绘。 朱丽叶的惨死这件事情本身仅仅成为了美的负载物,其血腥不堪的场景被剥离,我们所看到的,是在莎士比亚美妙的句子的描绘下,在一个浪漫的故事背景中的死 亡。朱丽叶的死本身所留下的唯一现实内容,就是她的死这个故事情节,而唯一现实的故事情节本身,就具有悲剧的美。换句话说,现实中丑的因素已经被完全剥 离,只留下了现实中的丑。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能够由艺术家将现实和我们拉开距离,尽量使我们对现实中的丑盲视。当然,我们看到此剧时当然会联想到阴 暗的墓室,但这个场景在情节之下已经不是重要的了,我们的焦点聚集在了语句的优美,悲剧的剧情,当然还有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帅和美上。而阴暗的墓室这个场 景,最后只能为悲剧的美起到增强的作用。

 

在绘画这个艺术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绘画,比文学作品更加接近于现实。但艺术家 们仍然能够将绘画中的现实内容拉开同欣赏者的距离,给我们带来美感。譬如熟知的达芬奇的自画像。无论达芬奇本人是帅哥还是丑男,见到达芬奇自画像的人无一 不会说这幅画真美。原因就在于达芬奇利用高超的艺术手段将他本身的容貌从现实拉开了距离。画像只有头部和胡子,胡子规则的卷曲等等因素,都使画像本身和达 芬奇的真实的脑袋有距离。我们看到这幅素描,不会去考究达芬奇的真人脑袋是不是一脸的老年斑,哪怕他一个星期没洗脸,也没有关系。但如果见到了真实的一个 星期没洗脸的达芬奇,我们估计会恶心阵阵了。而在美术史中,绘画的对象和绘画本身的距离的远近,形成了不同的美术风格。从一开始的古典画,到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以至于野兽派表现派抽象派等等,真实事物离绘画的距离越来越远。后印象主义过后,绘画中就基本没有多少现实的内 容了。艺术手段本身的美越来越凸显。事实上无论是哪个画派,只要是绘画,就将现实和作品拉开了距离,这是由绘画这种艺术手段本身所决定的。

 

然后,我们要来谈谈社会现实和距离对美的影响。 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常常认为描绘古代的艺术是高雅和美的。其原因之一就是古代的社会生活和现代极大不同,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古代社会往往经过 了理想化的加工,其于现代的距离也自然是很大的。因此而产生了美。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我们会偏爱描绘古代的小说,电影,认为描绘古代内容的艺术有不同寻常的 美。

艺术作品对场景进行描述产生美。譬如贝多芬的月光描述月夜,维瓦尔第的四季描述四季的情 景,韦伯的邀舞描述舞会的场景,这些都是音乐的场景描述。我们会发现,在我们不知道维瓦尔第的春天是描述春天时感受到的美不如我们在欣赏时在大脑中想象春 天场景的而感受到的美。前者是纯粹的音乐美,而后者除了音乐美外,还有额外的美,这个美就来自于我们结合音乐对春天的想象,此时我们所“见到”的春天,是 格外的美好的。纯粹的音乐是美的,而当我们得知或者认为她是在描述某物并展开想象时,那种陡然增加的美,真是非常神奇的。除了描述场景,音乐向纯粹音乐的 方向发展,可以仅仅是描绘颜色,我们会说法国的印象派音乐充满了颜色,这些音乐很多都不刻意描述某一场景,只是听众欣赏起来会觉得仿佛是在描绘各种颜色, 这样同样会有美感。除了音乐,美术作品格外不同。因为音乐是无需依赖于对场景的描绘而存在的。而美术作品,或者说常规的作品,就是立足于对场景的描绘的。 而且经常美术作品中的场景并不一定很美,到了塞尚和后印象派画家,更是任何东西都能成为美的依附对象。这就是将场景与真实世界的距离大大的拉开了,欣赏的 难度也增大了,当然艺术手段也是涣然一新的。事实上,场景描述带来的美是复杂的,并非简单的距离产生美就能概括,当艺术手段的美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重时, 距离产生的美反而退而其次了。譬如纯粹的音乐的美,塞尚所追求的纯粹的颜色的美都是追求艺术手段本身的美的例子,这将在后面谈到。

 

 

总 结起来说,我们用艺术或欣赏手段将事物和现实拉开距离,这个距离由艺术手段和我们人本身的想象来填充,于是就产生了美。所谓欣赏的手段就是,同一个东西, 我们在欣赏时将其置于离现实有一段距离的位置欣赏,能够获得更多的美,这就是所谓,欣赏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或者说是再创造),将事物拉开和现实的距 离,并且产生美的这个过程,不是由艺术家,而是由欣赏者来完成。这就取决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将在后面提到。

 

移情产生美

 

这个说法来自于德国的美学家立普斯,什么是移情呢?移情有很多种形式,譬如人移情为审美对象,对象富有(体现)人的感情,审美对象体现人的感情等等。凡是在审美中调动了人的感情,均可认为是移情。移情来自德语的Einfühlung一词,用个英语短语或可以表达为”feel in”。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的感情要进入到美的对象中去。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因为人的感情本身并不美,但是当人的感情和某个对象结合,便产生了美。

比 较典型的事例是我们有时喜欢欣赏历史遗迹。大家都会喜欢那种破旧的遗迹,譬如损坏了没有修缮过的长城,破旧的古建筑等等。就是因为在欣赏时会产生移情作 用,会产生譬如“这段城楼矗立千年,目睹无数的灰飞烟灭,沧海桑田”之类的感情。这里人的感情移入历史遗迹,体会历史风云变幻的崇高美,就是一个移情的审 美过程。这也代表了一种欣赏的方式,是由人本身的情感特点决定的。有些人不具备或者这方面不甚敏感,便会产生譬如“不过是破房子,破墙”没什么看头的说 法。也有人非常敏感,会产生譬如某某伟人曾经在这条路上走过的情感体验。而对应于这种审美方式,便会有很多相应的景点,如海德堡黑格尔散步的“哲学家之 路”,各地无数的伟人故居。

此外,便是将人的感情植入事物,类似的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常说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存在,我们可以将事物画成人形,花朵动物掉泪等等。

 

最常出现在带情节文艺作品中的移情作用便是读者移情为书中角色。 这是带情节作品最最基本的美感来源。其次才是后面要谈到的语言美,场景美等等。当读者或者观众在阅读或欣赏小说,电影等作品时,会不由自主的移情为作品中 的角色,并体验情节的发展。小说的诙谐,悲剧美都通过情节和读者的体验得以体现。但不同的读者敏感度不同,有的读者会读的潸然泪下,而有的读者则喜以局外 第三者的角度欣赏作品。两种欣赏的方式,获得的美是完全不一样的。用体验的方式阅读的读者,更多的融入到了情节当中,最后按照作者的安排体验到了各种感 情,感受到了美;而用第三者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读者,会更多的注重在“道理”的分析上,譬如作者的意图和文学技巧,以及优美的语言上。这些都不是移情作用带 来的美。许多文学作品的意图就是使读者进入情节,体验情节,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其实就构成了小说理论和技巧的一部分。作为更加具有表现力和带入感的艺 术形式,电影,同样有很多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手段很多都利用了人最基本的心理原则,使观众产生移情体验,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移情的美的另一种方式是所谓作品表达感情。 这种感情的表达不是通过情节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譬如色彩,线条组合,旋律,节拍,和声等等来表达的。艺术作品表达感情,就会产生美。其实我们 可以将这种美和艺术作品描述场景产生的美这两种美进行对比。通过表达感情产生美是通过移情,而描写场景产生美是因为距离。我们听到音乐,有时会潸然泪下, 有时会激奋不已,有时会充满了欢乐;美术作品,电影作品都是如此。他们要么通过音调,色调,要么通过内容,情节来表达感情。场景描述,情感表达两者是同时 存在并相互依赖的。也就是说,同样的作品,对美的欣赏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因为很多种美是可以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的。而对这些美的发掘的程度,就取决于欣赏 者的审美能力了。同样的小说,有的人读完后悲伤不已,会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进入了书中,有的人读后引发了深思,认为只有他才看懂了小说,也有人对文笔措辞非 常注意,觉得这才是书的看点。事实上,这些美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不矛盾。很多欣赏者非常看重作品的感情,甚至认为作品无不在表达感情,因为艺术家创作时就 带有感情。所以有些时候会出现欣赏者刻意调动自己的感情欣赏作品的情况,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再创作,这一类欣赏者对移情产生的美的重视度极高,他们对这 种美的审美能力也极高,容易被打动。但我们通常认为,移情产生美的源头在于艺术家利用艺术手段表达感情而产生美,如果艺术家的作品并非为了表达感情,则说 明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美的构造不在于此,那么欣赏者用这个角度去欣赏,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这个问题会在后面讨论。

 

 

表达产生美

 

这 是一个特殊的美的来源,我们总结起来,发现描述场景和表达感情都能产生美。而艺术作品的目的,并不局限于对场景和感情的描述,很多艺术作品还表达其他的东 西。她们有时表达一个作者所认可,甚至不认可的道理,有时就是表达一个作者的审美观,有时就是传达概念等等。艺术作品通过某种手段表达以上所说到的某些东 西时,这个表达的过程带给了我们美。但只有我们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且能够发现其表达的过程时,我们才能发现这个美。譬如当我面对莫奈所画的巨幅睡 莲,可以说是茫然的,莫奈的巨幅睡莲,他所想表达的东西已经超越了他平常所画的小幅画,他为何要如此构图?为何要选择这样的尺寸?为何要安排这样的展室? 这些都是有其目的的,若是不细细思考和感悟,是不可能完全发掘出这幅画的美的。要对这样的画作进行欣赏,我们还必须要了解莫奈对这幅画的言论,日记,信 件,才能了解他的意图所在。只有了解的他的意图所在,我们才能够试图去领悟,而欣赏者了解了其意图并且开始领悟时,欣赏者就感受到了美了。意图也许是简单 的,但一旦艺术家对其使用艺术手段进行表达了,美就出现了。这就是表达产生的美。我们挖掘红楼梦,就是在不断的挖掘曹雪芹想要表达的无比复杂的内容,其中 有男女之情,有处世道理,有那个时代的场景描绘,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的描绘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有赖于曹雪芹的高超艺术手段表达出来,而我们欣赏 者所要做的,就是试图去领悟曹雪芹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美。简爱所传递出来的哲理,一旦总结出来,大家都懂,但如果亲自阅读简爱这本书, 我们便能体会到小说艺术的美,这就意味着美的来源并不是那多么多么深刻的哲理,而是表达的过程,而是表达本身。

 

(未完待续)下两节:艺术手段本身的美,美来自生活

From → 美学

发表评论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