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春天骚文一篇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骚起来了

应该是这个春天,当生命从土地里,树干中钻出来的时候。当蒲公英扑面而来的时候。

每天都要骑车经过那个小小的公园,冬天里不觉得那个公园有什么,万物凋零,看起来就是几棵树而已。但是万万没想到到了春天能有如此之大的变化。不知是某哪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我喝完咖啡精神抖擞地骑着车去地铁站。正是郁金香和樱花盛开的时候,每家每户花园里的郁金香都正在不遗余力的开着,樱花和紫玉兰更是开得绚烂无比,春天温暖的阳光和带着花香的微风着实让人神清气爽,我不禁放慢了车速,几乎不想往前再骑一步了…

正骑到了公园的入口处,猛然发现,原来公园的树木已经茂密到了这个程度,还有不知名的藤蔓缠满了树干,阳光漏过树缝洒在地上,树上,都是绿的,而且是闪闪发光的绿!一缕一缕的阳光洒在我身上,一时间几乎误以为自己进入了茂密的森林了。一骑入公园,我便被一股子树的气味包围起来,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的叽叽喳喳,我确乎是进了森林了。迎着光线,我才发现我四周的空气中漂浮着一丝丝白色小东西,环顾一下,原来整个公园里的空气都被这些小东西占领了。除了柳絮和蒲公英,还有什么能让人如此的销魂和闹心的呢?她们无孔不入,钻进衣领,粘在发梢,用手一挥,她们便愈发淘气起来。春天,这就是令人又爱又恨,心神不宁的春天啊!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何谓“诗意”,无奈我对此一窍不通,只能作罢。

若是最近的雨天,公园则是另外一番味道了,湿漉漉的林木,生机勃发,我几乎能看到树叶在抽芽,藤蔓在努力的扯着她们那纤细的身条。公园里的木桥乍一看去,仿佛莫奈笔下的日本桥,弯在无数的植物中。我似乎理解了莫奈为什么能对着日本桥画那么多画了,一年四季,一日四时,景致各异。我的自行车每转过一个弯来,便又是一派新的景象,无穷无尽的,各个层次的绿色,满世界的绿色。原本讨厌雨天的我,竟也每天期待着路过公园的那一段路了。

我从未想过有必要用语言描述这些精致和心情,仿佛语言天生就是为了解释和阐述问题的。运用美的语言来记录心情和静物,或许只是文学家们做的事情吧。从我开始写博客起,博客便是为了记录思想而写的了。

那么,记录我观察和体会到的美,不是应该也成为博客的一大任务吗?

很遗憾我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很好的记录,对美的景象和美的体验的记录,便是散文和诗歌,以至于小说的任务了。对此三种文体,我可谓是连欣赏都费劲,就别提为己所用了。

今后,还应多加练习

SDC11930

日志还是水一点比较好1

很久不写日志,并非我思维停滞了,乃是因为德国这鬼地方过于舒适,以至于使我的思维绵软,如同陷入温柔富贵之乡,难以专注的深入思考问题了。这还不是问题所在,最近我居然想起来要读诗歌,而且妄图想要写小说了!我最近才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为什么要有诗歌和散文之类的文体,因为某些感觉根本就是单反之类的设备无法记录的!连自己亲自体会都无法充分的描述,更何况区区CCD?只有依靠相对表现能力略强的语言了,当然画笔也可以,只是我能力无法达到而已。

所以我觉得可以放弃系统整理出我所想到的东西的努力了,最近无数的问题都曾经过过我的头脑,但居然一个都没能抓住!我必须尽力记下来哪怕一点一滴,哪怕一丢丢的思考成果,若是一定要等到瓜熟蒂落,那万一只开花不结果,那岂不是亏大了?

二来我最近亦觉得,将自己所想条分缕析一一道来,妄图构建一个严丝合缝的体系,是很困难,也是没有必要的。你再怎么样,又如何比得上曾经就同样的问题思考过一辈子的大师们呢?当然在逻辑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若是想要拿着些不成熟的东西来构建,则是不可能的,更别想着有多少人会尽力理解,甚至于完全接受我的文章的观点。那如此说来,写那么多字仅仅是看起来壮观而已,对于观众,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那又有何用呢?

一篇文章若是要兼顾有益和取悦于观众和尽可能完整的记录自己的思想,    

那将是不可能的。思考,并且能够得出成果是有乐趣的,对任何人都是如此,但是并非每个人都热衷于思考,若是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导人进行思考并且得出一些成果,那便是有意义的东西了。大家也乐于见到这样的东西:毫不费力的就能带领你进入思维的世界,在不费人心神的情况下让你享受到思维的乐趣。我想,这便是“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文章深得人心的原因了。并非仅仅如此,平日我们看一些个动画短片,一幅简单的漫画,一些个“意味深长”的场景等。均有这样的感觉:“余味无穷”“有深度”“含义丰富”“意境深远””启迪心智“等等。其实,就是唤起你主动地思考的欲望,其实很多问题你已经思考过了,但是并未总结起来,一旦看到类似的问题,你遍似曾相识,却又难以把握其实质,让人思来想去,这种余味无穷,思维飘渺的状态,很受青睐。这毋宁说是一种艺术吧。

不知何时起,流行起了”随笔“,大家都说喜欢读”随笔“。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比起长篇大论的哲学书籍来,随笔最方便不过了,几百字,精要的描述一个问题,将作者的key point带出。读者一读,便陷入沉思。原来读过的梁实秋的一些个文章,便是如此,周国平的一些文章就更是如此了。

我们说某个小说写得好,为什么?一大理由就是有深度。何谓有深度?无非就是在阐述了一些作者的观点的同时让你陷入思考嘛,当然阐述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要让你看出来,或者是直接阐述,譬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那种,这种当然读者是很反感的。或者是红楼梦这种,间接的通过情节之类的表达之。

读到那些个文章,总觉得作者挖掘得不够深入,而自己又想了很多。其实完全不必认为作者不行,因为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就像那本勒邦的《乌合之众》,纯粹就是描述现象的,但也能成为名著,因为人家提出了问题啊,不是一直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难吗?此言不谬啊,你若是能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那便是成功了

当然,这样的说法,可以认为是能力有限,不得已而产生的自欺之文,咱写不出有章有节的大文章,写个随笔还是可以的嘛

这便是第一篇水文了

排遣不了,释放不了,纠缠成一团—颐和园的分析

第一次把这种很赤裸裸的分析公开谈论,但愿大家不要当我是变态男,纯理论的,理论的哈

 

 

今晚终于闲下来了,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颐和园。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看到这样的电影,让人胸中憋着一股闷气,纠缠在一起,忍不住要叹气。

 

 

这部电影确确实实是了不起的作品,当然有些地方是有些瑕疵的。电影涉及到了欲望、爱情和政治社会这三个问题。其实政治社会问题并不是影片的重点,影片的重点还是在欲望和爱情,政治社会问题只是大的背景,借以突出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风貌。

 

 

政治社会问题:


本 片一开始就渲染北京在改革开放最初十年后期年轻人的精神风貌:自由。这是事实,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个时代为什么年轻人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来?是不是不符 合实际?好像比现在还要开放?其实那个时代就是如此,由于没有很大的限制,年轻人敢说敢干,整个社会的大气候就是自由自由自由,这才导致那几年中很多学者 能够毫无限制和阻拦的在全国各大高校到处讲学,宣传他们的理念。那种活泼,自由,多姿多彩的大学文化,远非现在的大学宅文化可比。

 

在 这种氛围下,年轻人们开始来事了,说多了就要做,在最激烈的时候,不同派别的学生甚至相互动武。随着群体性的骚动的酝酿,加上若干思想激进的人进行相关的 组织,出事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在我看来,影片破天荒的将大部分学生那种不知所谓,纯凭着一腔热血,嘻嘻哈哈的坐上卡车去集会的场景表现了出来。导演揭示 了,政治事件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大学生群体活泼自由的特性。不知道导演这样拍是因为想要尊重事实,还是想要尽可能的减少被禁的几率。电影并没有强调学生多 么多么的伟大,军队多么多么的残忍,相反却是拍出了学生那种一腔热血的幼稚,甚至只拍了军人向天开枪以示警戒的镜头,对于反映这个事件的影视资料来说,实 属少见。

 

导 演这样拍,再加上后面一系列政治事件的表现,似乎理解成导演希望广电总局放他一马更为妥当。导演表现那些政治事件,除了用于烘托当时年轻人群体的思想特质 以外,还用于对影片划分时代,每个时代的转折点处主角们的心理和剧情都会产生大的变化。而深圳发展、柏林墙倒塌这一系列事件的呈现,其实就是起到了一个“XX年后”的作用,但这样处理显然比一个“XX年后”的字幕更有力量,让观看者更为真切的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替,提醒观众,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欲望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本片最大的主题,导演从头到尾一条主线就是主角的欲望如何得到释放,以及主角本人的爱情对欲望的释放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非常符合精神分析理论,我几乎怀疑导演同学对此有过研究了。

 

这个片子的动机(此处的动机是指motive) 在于女主角余红如何释放她的欲望,也就是,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如何释放她积累的力比多。女主角最开始的男伴是居住的地区的一个邮递员,他们之间的那种感 情属于那种最真,最单纯的感情。导演在片头就拍出来了,女主角一脸忧郁,吸烟,如简单的日常生活一样和自己的男友用做爱的方式分别,女主角是一个在高中就 懂得用做爱和吸烟的方式倾泻自己的力比多,派遣焦虑的女生。

 

作为一个正常人,余红必须要找到力比多的灌注渠道,否则就将会陷入焦虑,她和我们所有的人都一样。

 

进 入大学后她的第一个男伴是周伟,这也是她最后钟意的男伴,这个理想的男人不但能够满足她对力比多灌注的要求(和她做爱),并且在她看来他很优雅,是她理想 中的男人,他们之间能够谈上一个通宵。也正因为此,她在做爱的过程中明显能够更加彻底的释放力比多,能够更大程度的排遣焦虑,在和第一个男伴做爱时,她面 无表情,眉头紧锁,而和周伟在一起,她便彻彻底底的释放了,她甚至离不开他了,这就体现了欲望的满足和爱情的关系。通过做爱的过程呈现爱的拍摄手法,在色 戒一片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使用,汤唯每一次做爱的呈现都不一样。本片也使用了这种方式,但比重更小。周伟在余红进入大学暂时失去男伴的关键时刻进入了余红的 生活,并且还满足余红对爱情的需求,这就注定周伟会在余红的心中留下永远的位置,而余红在和周伟做爱的过程中得到的那种彻底的力比多的宣泄,更是使余红对 这种宣泄的彻底程度的要求达到了最大的高度。从此在余红的精神世界中,只有周伟,才能帮助她完完全全的宣泄掉积累起来的力比多。这对余红这样一个非常感 性,浪漫的女性来说,并非好事。所以当她和周伟因为一些小误会分手时,她会发病,其实这就是因为力比多无法得到充分宣泄而产生的一种癔病。她会完全不能使 自己平静下来,为了平静下来而憋出一身汗,这种潜意识的焦虑导致的癔病一旦她的力比多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就会发作。

 

而 她对欲望宣泄的要求,已经高到必须要有周伟了,一个男生提出要和她做爱,她却没有答应。并非她不需要,而是那个男生和她没有任何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熟悉,无 法满足她的要求。在影片发展到后面她独白道,熟悉的身体给她信任感。其实这种感觉一般人是不可能感觉的如此清楚的,这理应是藏于潜意识中的情感,但是影片 为了说明问题,还是将这个问题用独白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否则我们将无法触及女主角的心理世界。

 

在 没有周伟的时候,余红选择了将力比多倾注于自己的女伴,她和她的女伴产生了类同性恋的情愫,她教她的女伴如何自慰,她甚至和她的女伴一起叫外校的男生一起 做爱。这些都是为了宣泄她的力比多。她熟悉她的女伴,她的女伴具有帮助她宣泄力比多的条件,她在教她的女伴自慰的同时,她自己也达到了宣泄力比多的目的。 她和她的女伴同时和两个陌生的男生做爱,也能达到此目的,但她必须和她的女伴一起,如果她单独一个人和一个陌生的外校男生做爱,则达不到力比多宣泄的目 的。很多人误以为搞这种自慰啊,群体做爱之类的情节,是粗俗的吸引票房的手段,其实大错特错了,这都是余红为了宣泄自己的力比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事 情,都是有其意义和目的的。导演用心良苦,天知道他搜集了多少相关的资料,请教过哪个心理专家才能安排这样的情节啊!

 

随 后余红的第一个男伴从故乡来找她了,但是此时余红已经无法从他那里得到满足,余红的心中仍然是周伟。但是当时时局混乱,而余红心里的焦虑也正在最需要排遣 的时候,她已经无法再在大学里待下去了,她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熟悉的,平静的地方。正如她癔病发作,必须闭上眼睛躺下来一样。这个熟悉的地方就是她的故 乡,她就这样跟她的第一个男伴回家乡了,在极大的焦虑和力比多积累的压力下,她并没有选择自杀,她还是要活下去。

 

第二个阶段到来了,这个阶段里余红没有周伟了,周伟去了柏林。她的第一个男伴是王波,一个她在KTV遇 到的有老婆的男人。她选择王波作为力比多宣泄的工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交际圈小,没有熟悉的人,她已经没有选择了。她现在的要求已经降低了,但是显然 她在和王波做爱时,想着的还是周伟。只有这样,才能勉强的宣泄她的欲望。其实她也知道,王波也和她一样,她们两个人只是对方为了满足力比多宣泄需要的工具 而已,诚然如余红的独白所说,这有什么好不道德的呢?这是人最最基本的需要而已。

 

接 下来的男伴就是传达室的门卫吴刚了。其实在余红和王波交往时,她是不喜欢吴刚的。但是吴刚在她车祸之后,确实是唯一能够当她男伴的人。一来是吴刚感动了 她,她,作为她自己所说的,是一个善良而仁慈的人。但从她和吴刚做爱的过程来看,她的力比多显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宣泄,吴刚还是不能满足她。在她的工作会议 上的呕吐,我相信我们都会将其理解为怀孕了,但是注意了,她那次呕吐发生在离开王波后和与吴刚第一次做爱之前。我更愿意将她的呕吐理解为力比多宣泄真空阶 段她的焦虑引发的癔病,呕吐历来就是癔病的常见症状。如果将呕吐认为是怀孕,那肯定怀的是王波的孩子,那么对剧情没有什么大的贡献,我认为后面余红的堕胎 堕的是吴刚的孩子,因为在堕胎的过程中,余红的独白显示她堕胎是因为不想和吴刚结婚,我们可以理解为堕的是吴刚的孩子。

 

之后,就是悲剧的结束了,余红将周伟放在心中如此多年,心中的周伟和真正的周伟已然不同了,见了面再也没有那种感觉,连做爱都不想了,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再熟悉了。

 

 

爱情问题:


 

本 片还涉及到了很多爱情问题,其实问题在于我看此片时完全将注意力放在了主角余红的心理世界中,没有精力顾及其他人,而事实上余红的整个心理历程都是纠结在 欲望中。如果要论及她的好友跳楼的问题和片子中众男人的问题,那就要结合爱情来分析了。分析能力有限,无法顾及到,这个部分只能放掉了。也不想看第二遍, 这个片子太压抑了,看不得。

 

 

我自己的观影心理问题:

 

 

看 此片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郝蕾演得如此到位,加上配乐和拍摄的技法,使自居作用如此之强,很容易就讲人带入电影中,当然一般是以自己关注的人自居,譬 如我会自然的以余红自居。而余红恰恰一直承受着力比多无法宣泄的痛苦,眉头永远都是皱着的,忧郁的。而我一面要入戏体会,一面还要尽力进行剖析,自我角色 不断切换加上近似于自我剖析的过程,使观影过程非常的郁结(只能自己造一个词了@@),也不是什么悲伤啊流眼泪之类的,就是郁结,这种郁结感来源于潜意识中,混合了女主角本身排遣不了了的力比多造成的焦虑和一面对这种焦虑进行分析的痛苦。更可恶的是本片居然有140分钟@@

 

 

另 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为什么如此苦闷的片子也能使人在欣赏完后感觉到美感。其实简单的说也就是悲剧为什么美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 为悲剧的悲也是分很多类的,如果把很多种悲剧拿来分析其美的来源,才有可能得到有意义的结论。否则,两种不同的悲剧其美的产生的心理机制可能完全是不一样 的。

谈读书的意义

谈读书的意义

 

 

本 来想随便写一篇文章的,后来发现只要随便想一个问题,我就不由自主的想系统的写,这篇文章不知道会写多少,我明显发现我写的的很多类似的文章其实有些条目 是相互有矛盾的,我相信他们其实并不矛盾,但是语言和我本人的表达能力总是有限制的,无法逻辑圆满的表达出来也是很正常的。以下论及的几种书籍,我认为都 是需要读一读的,不存在只读哪一类的问题,人的需求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需要都应当得到满足,刻意强调自己是读某一类书的人而不读其他书,是不对的。

 

 

满足娱乐需要的阅读

 

 

娱乐型书籍满足的是人层次较浅的需要。顺便提一句,色情书籍算这一类不…我看就勉强算是吧@@。这些书籍主要是单纯为了满足人的一些浅层次的需要而做的小说了。

 

 

我 在雅与俗一文中说过,小说对浅层次的需求的满足,其实就是通过阅读时的自居作用实现的。人在阅读时,会以自己希望成为的书中角色自居,或者作为旁观者对书 中人物进行欣赏。小说通过构造一些能够满足人的愿望的但是现实中不可能,或者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节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浅层次的需要。譬如事业成功,一夜 情,遇到浪漫的爱情,成为英雄等等。人们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获得这些方面的需求的满足。当然这也取决于阅读者,因为无论哪本书,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情节设计, 为了吸引读者,增加可读性。所以到底某本书到底是什么样的书,其实一方面在于书本身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于读者的视角。读者如果关注书中的故事情节,那么就 是满足娱乐需要,如果读者关注语言、作者通过故事想要表达的外延的内容,那么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属于满足其他需要的阅读了。

 

 

另外还有一个满足对娱乐的需求的满足方式,是针对读者喜欢追逐情节发展,读者好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读者会好奇,其实也就是为什么人会好奇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娱乐型小说的创作点,铺设悬念,引人入胜。譬如侦探小说,悬疑小说对这个方面就特别偏重。

 

 

其 次就是读者喜欢戏剧性强的情节,譬如刺激的情节。这个喜好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人们喜欢戏剧性强的事情,平时聊天我们会跟朋友说譬如食堂里吃出了烟 蒂,川菜的阿姨给了我两个鸡腿这样的事情,没人会说今天我在西食吃了鸡这样毫无戏剧性的事情。我们甚至可能认为“我在西食吃了鸡”不能算是事情,而“川菜 的阿姨给了我两个鸡腿”就算是件事情了,“我在西食的菜里吃出了烟蒂”则算是“发生了一件事情”了。

 

 

三种娱乐的方式结合起来,是不是可以解释为,人们对故事情节中可能到来戏剧性情节充满了好奇,并自居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体会之,以获得最大的愉悦感。

总结起来,为了满足娱乐的阅读要有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为了满足娱乐而做的书也应该满足这些因素中的几个。

 

 

 

满足审美需要的阅读

 

 

满足审美需要的进行的阅读或者书籍,也是通过不同的手段给读者以美。

一是作品语言的美,我们阅读某些作品感受其语言的美,譬如古典诗词。一般的如散文,许多具有散文风格的小说,都有这个特点,语言美。至于语言美到底美在何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读起来觉得美就是了,优美也好,凄美也好,反正就是美。

 

 

二 是作品有吸引人的情节之外的内容。说是“有内涵”也可以,但很多情况下都不是“内涵”二字就能概括的。有时小说并不提供价值判断,只是提出问题供人思考而 已,这个不知道算不算内涵了,或许也算吧。小说通过巧妙的情节和描写,给人思考的空间,或者输出作者本人的思想以影响读者,这个我认为算是小说美的地方, 我们有时也称之为“深刻”。其实就是隐晦的提出某一个社会问题,哲学问题之类的问题,或者隐晦的解决某一个问题。这就是一种艺术了。小说将重大的思想问题 通过吸引人的情节进行体现,促进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使人有思想提升的满足感。

 

 

三 是作品对人物的塑造,或者对环境的塑造是一门艺术。从小我们说起过好的小说塑造人物“有血有肉”云云。就是说的这个。小说能够塑造出我们喜欢的人物性格, 使我们得以对他们进行欣赏,或者进一步的学习、模仿。塑造出反面的人物,我们得以进行反思、批判,也是作者思想表达的一种形式。有案例是某高中生看了天龙 八部对木婉清万分迷恋,以至于到了疯狂的地步;看了某本书而因此喜欢上了某个城市,某个国家,那也是有的。这是小说引导我们对其虚构的人和地方,或者现实 存在的人或地方进行欣赏和体验,而能够成功的塑造人物和环境的作品能够带给我们更加真切或者更加美好(不一定真实)的体验。

 

 

四是作品表达感情,人们通过体会小说表达的感情而获得审美体验。这种感情本身不一定要是愉悦的,譬如悲剧,照样能给人审美体验。而悲剧的美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美学问题。而文学作品中诸如抒发怀才不遇啊,抒发国破家亡啊这样的作品一样能给人审美体验,这就不展开了。

 

 

第 五点,那就是对某个主题的审美兴趣了,很多人对某一类主题情有独钟,有其特有的爱好,这和个人的性格习惯有关。有人喜欢科幻的题材,有人喜欢中世纪的神秘 故事,有人喜欢考古故事,甚至有人就是喜欢物理学理论的美等等。应该说,不同的题材能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但每个人对不同审美体验的爱好不同,但这些有偏 重的审美体验,是能够被每个人所欣赏和爱好的。有人对一些特别的,违反社会道德准则的题材有特殊的爱好,也是有的,这是和个人的生活历史相关的。有的时 候,很多在旁人看来很复杂,难以理解,难以领略到其中快乐的作品,因为有些人这些作品欣赏经验丰富而对这方面的审美体验有特殊的需求,那么这个人对这种作 品的欣赏是否已经成为了娱乐的需要了呢?也就是说,相对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的人,是不是某些在我们看来并不娱乐的作品在他们来说就是娱乐的作品呢?这个问 题其实意义不大,是一个没有什么意思的概念问题。

 

 

总 之,最为一本能够满足人审美需要的作品,应该要具有以上五个特点中的一个或几个。很多作品其实是都具有的,有美的语言,人物和环境塑造生动,给人思想上的 启发,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而情节的吸引人,应该说是小说戏剧这些题材在不同程度都要满足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可读性。如果情节过于清淡寡味,则让读者难 以读下去,有时候作者需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则不太注意情节吸引人的问题了。如果情节过于吸引人,则势必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情节上,其他的内容得不到读者 足够的注意力,也是不行的。

 

 

满足思想发展需要的阅读

 

 

许 多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思想发展的需要才去阅读的。这种阅读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依赖于书中的思想,自己的思想完全由书中的思想构成,直接复制和接受作者 的思想。另一种是自己独立构成自己的思想,但通过阅读吸收符合自己思想体系的内容。但他们的阅读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发展自己的思想。很多人都有这个需 求,希望自己能够“看得透彻”“思想深刻”等等。前者进行价值判断和分析要找到权威的出处,他们“信”某个大师或在心里自认为是某个思想流派的一员等等。 后者自己完善自己的思想,通过阅读来补充和矫正。当然这两者之间很难有清晰的界限。因为人的思维结构不同。有的人对社会有强烈的兴趣和观察力,那么通过整 个成长过程中观察到的素材,他能够自己归纳出一套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而或许这个人同时对美没有明确的概念,而他对什么是美很可能无所适从,那么他对某物 某艺术品是否美这个问题可能无法自己进行判断,必须依赖于书籍或某些学说了。也就是说,不但每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方式不同,就算是同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 各个方面的方式也不同,而对待作为发展自己思想体系的一大方法:阅读,当然其方式也是不同的。

 

 

满足知识需求的阅读

 

 

我 们要认识世界,就需要知识,这也是源于人“好奇”的天性。人好奇这个世界的运作,人想知道“为什么”,人希望自己“懂”等等。其实这个和思想体系的构建的 需求并无大不同。区别仅在于,个人的思想体系可以不同,但很多问题的答案只有唯一的一个或者局限在很小的范围。我认为这种问题的答案就是“知识”。知识和 思想的界定往往是很模糊的,如果弗洛伊德类似“人心理运作的本源在于性欲”的说法被广泛的接受和证实,那么这就是“知识”。而如果其并没有被广泛的接受, 那么这只能算是“思想”了。

 

 

还有一些阅读,就不论及了,譬如教科书,《如何面试》之类的具有明确使用目的的书籍。若要谈到励志书籍,那就较为特殊了,这种书籍的作用类似于心理辅导,其实也是具有很大的实用性的书籍。

 

 

 

最 后需要提出,人的需要是有很多层次的,并非高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不需要满足低层次的需求了。人应该在不同的时候阅读不同的作品,如果你认为只要愉快 就行,不需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主动的发展,那完全没有必要进行相关的阅读,或许自我思想体系的发展能够给人带来愉悦,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如此。或许获取 知识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同样,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会为了因为自己懂得恐龙的知识而觉得充实,也有人会觉得毫无意义。个人的阅读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 行。另一个方面,专注于享受自我思想的发展的人同样不应该避讳娱乐读物。因为他们满足了人的一些本性的需求,能够确确实实的带来欢乐。而有些人会在享受这 种愉悦的同时觉得在浪费时间,而承受浪费时间的痛苦,他们认为不能对自己的发展有任何意义的纯娱乐性阅读是在浪费时间,他们不能忍受这种世间的浪费,那当 然也就不会想去读了。

 

谈认知的局限性(自慰文一篇)


这里所谓的认知的对象,是和人有关的对象。大到某个历史事件,一般的如某个人的异常行为,两个人的感情纠葛,小到某个人一个小小的动作,所有有人参与的活
动和现象都在此列。而所谓的认知,是指对整个对象的透彻的充分的理解,以至于对其的道德判断,某个决策对错的判断等等。而所有的这些认知,都要基于对人的
心理活动的认知上。这才是所有这些对象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要用我们人的头脑对这些事物进行认知,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要认识和人相关的事物,就是要认识影响这个事物的每一个人,以及其心理。我认为,凡是要认识清楚这些


一是要知道哪些人对其有影响,是个体还是群体。

二是要充分理解这些人相关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对需要认识的事物的影响。

三是要充分理解我们观察的事物对相关的人的心理的反作用。

四是要充分理解相关的人对事物产生影响的方式。

五是反过来,事物对人产生影响的方式。

六是整个事物以及相关的人相互影响的结构,也就是人和人之间是如何影响的,事物的不同部分之间是怎么影响的等等。


无论要认识以上六条中的哪一条,都非常之困难。

而要将所有的这些都认识得清楚,则几乎无可能。



洛伊德治疗朵拉的病例,持续如此之长的时间,由一个如此天才而富有经验的医师来治疗,也只不过认识到了其中一二。弗洛伊德治疗朵拉,其实很大一部分时间都
花在认识朵拉的心理。随着疗程的深入,他发现牵涉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直到弗洛伊德发现了最后一个影响朵拉生病的人,才算是对朵拉的心理世界有了较为全面的
了解了。而事实上,要找出这些人来,哪怕朵拉自己是一个受过训练的心理专家,也将非常不易。其原因在于人本身对自己需要认知的事物在某些方面有潜意识的抵
触,而往往这些方面牵涉到的因素是认知这个事物的关键所在。更何况由一个心理医师对朵拉进行这些询问呢?获取这些信息,弗洛伊德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朵
拉的压抑的记忆层层剥开,才最终成功。以至于弗洛伊德如此的高兴和满足,把一个病例写成了一本书,太不容易了。如果是别人,别说治疗朵拉了,估计朵拉复杂
心理世界的边都摸不到。而事实上,朵拉的病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治愈也存在疑问,因为据披露弗洛伊德没有在书中如实的描述了朵拉若干年后的心理状况,也就是说
朵拉其实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治愈。



近又有人谈到周恩来的是非功过问题,其实这也是无法讨论的问题。文革时期,周恩来到底是怎么想的?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凡是周总理留下来的文书、日
记、影像资料等等,都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为凡是人记录下来的东西,总是经过了极大的和真正的内心不符合的篡改。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最真
实的记录是人自己的思想,其次是日常行为,其次是说话,然后才是留在纸面上的或者录音机上的词句。哪怕是周总理自己的私人日记,也不能保证其真实的内心,
一旦周总理用笔写下了一个字,这个字就经过了内心按照现实世界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篡改。而对于周总理这位无时无刻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制能力极强的人来
说,要从其日常行为和词句窥探其内心,更是难以办到的事情,根据和周总理打过交道的人回忆,周总理极少极少不经过头脑就随便说话,那么,我们就休想得到他
内心中的哪怕一点点真实。


外,群体的意识对于在其中的个体的感染力之强,也使周总理没有能力独善其身。周总理文革期间每天要说无数套话,要听无数口号,看大字报,哪怕周总理本人再
能明辨是非,再能坚持自己的本意,也是白搭。整个群体从上到下的统一的意识使每天都要密切接触这个群体的周总理无法独立其外,只要周总理在听,在看,他的
潜意识就在接受了。如果周总理要独立于整个文革狂热的群体之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能够归属于自己的另一个群体,而周总理不属于任何这样的群体。所以
我们不得不沮丧的说周总理的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被文革狂热群体同化了,而至于到底同化了多少?哪些是发自内心的,哪些是装给人看的,我们无法知道
了。这样是为什么讨论周总理是非功过不可能得出结果的原因。



格在其《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曾谈到“直觉”、“预言”的问题。他的所谓直觉和预言,其实就是人的潜意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后台运作。简单的说
就是,在我们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其实在做很多事情。而荣格在其书中对这种现象的运作方式,也是一句话“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这种潜意识的后台
运作是如此的捉摸不定,难以对其进行研究。直觉的产生,取决于许多条件,譬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记忆。我们走进一间挂满画的画室,直觉能够带你发现你熟悉的
那一幅。这个时侯,直觉是否起作用取决于你对这幅画的熟悉程度;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能够极快的从人群中找到她,这也是直觉的作用,这取决于你对她印象的深
浅。直觉也能进行欣赏,当你听巴赫的复调,许许多多旋律一起并行,你会觉得这样的音乐比单一的旋律,或更简单的复调好听。而有些人会觉得那是一团糟。这就
取决于你是否能对其中各个旋律有熟悉的好感。也就是说,潜意识能够在后台欣赏音乐。而至于,到底我们是如何在画室和人群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对象,我们为何
能够欣赏不可能一一辨别的多旋律的复调音乐,其运作方式不为人所知。这就导致我们难以对和直觉相关的现象进行较深的了解。



爱中的人,单一的个人和另一个人恋爱,其心理状态是难以把握的。两个人之间的每一次信息交流,都会对双方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而这个影响结合自身的记忆、
性格习惯,会在个人的心理世界里扩大或变化形式。一个恋爱中的人的心理是如此之不稳定,以至于只要有一点点的刺激,就能在一定时间内引发极大的心理反应。
而这个过程是结合了自身的各种记忆、心理活动一步一步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恋爱的双方还要交流信息,又会对各自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这种持续性的个体的
心理活动加上间歇性的互相影响,使整个过程变得非常复杂。交流的每一次信息到底是如何对双方的心理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我们都无法得知,哪怕参与者自
己也无法得知。这还属于结构单一的心理世界,如果我们再考虑备胎、小三,各自身边的密友等等,则整个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参与这个活动(三角恋)中的每一个
人,都无法对这个活动进行真正的了解和分析,他们无法知悉各自心理相互影响的结构。



外一个问题在于,试图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人,会有大量“将心比心”的分析。这也是导致分析不可能准确的原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分析对象真正心理世界,
“将心比心”得到的猜测和结果极有可能是大错特错,虽然人类的心理有许多的共性。而要对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进行了解,需要大量的积累。在跨文化培训课
上,老师让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对一些道德问题进行判断,得出来的结果往往相差甚大,以至于“无法理解”其他人的选择。这个“无法理解”其实就是将心比心的
失败。而这样的失败,往往贯穿我们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猜不透”或“看不懂”某人。


写这篇文章,实是最近思考问题遇到了很多的失败,往往到了进行不下去的地步,如此三番两次得出的一些感悟。文中的例子其实也是我遇到失败而难以解决的例子。或许是我功力不够,能力有限吧,作此文聊以自慰。

烹饪心得若干

家知道,我一向是很理论化的,今天写个烹饪心得,也是很理论化的。待我条分缕析之

今天我们的范围仅限于炒菜和烧菜,其他都不涉及,因为我只会这个

一、菜为什么好吃?

菜为何好吃,我们要先分析出来这个问题,才能够知道如何烧菜,或者说才有据可依,才有可能创新。只有知道了为什么菜会好吃,才能预测怎么做能使菜好吃。

1、菜有质感

菜有质感,此为一。我们烧菜,就要烧出质感来。但是不同的原料,最佳的质感都不一样。要将我们手中的原料的最佳质感烧出来,那就要掌握火候。首先来看看都有哪些好吃的质感。

譬如肉,肉不能太老;

譬如胡萝卜,要熟透,否则会有生涩感;

譬如洋葱,要熟透但不能烂,不熟透的话会呛鼻子,烂了的话不脆,没有水汪汪的感觉;

譬如青椒,要让青椒熟透,否则会有生辣味;

譬如豇豆,要熟透,但不能煮烂,不熟透咬起来生涩,煮烂了则没有豇豆独特的那种嚼味。

譬如蒜苗,要熟透,但不能煮烂,道理和豇豆一样,蒜苗独特的脆感不能丧失。

除以上原料,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料,不多列举了,总体原则是,要回忆起来你吃到过的某种东西的最好的质感,然后预计一下火候。第一次可以频率较高的在炒菜过程中尝试,以免错过火候,其实质感和香味是相联系的,也可以记住菜的香味,当炒到这种香味出现时,基本上就到位了。

2、菜有味道

菜的味道来自哪里呢?来自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菜本身的味道,另一个部分的菜裹着的汤汁或油汁的味道。菜的美味,来自这两个部分的适当混合。因此也有了很多种菜的风味:

强调原汁原味:很多地区的菜强调原汁原味,他们做菜不重视菜的调料等,他们重视的菜的质感以及本身的味道,尽量不用外加的味道影响菜本身的味道。很多时候只是在盐水里煮一下,或者炸一下、煎一下,甚至生吃。他们希望在菜具有最佳质感的时候品尝菜的原味。对这种菜,我不常做,但吃的时候能欣赏。

强调味道的混合:这是我最主张的做法。一个菜有若干原料,最佳的状态是让这些原料的味道渗出一些来,并相互混合,然后这种经过混合的串味的汁水裹在主原料上。我们品尝这种菜,就是平常各种原料经过完美搭配后味道的混合。我们吃土豆烧牛腩,土豆吃下去混合着牛肉的香味,牛肉吃下去混合着土豆的味道,那是非常美妙的,如果仅仅将两者分别加盐煮熟,然后混合起来,必定寡然无味。这种菜一般有两种主要原料,能够体验到两种感受。

强调汤汁的味道:这种菜,强调汤汁的制作,往往用很多料调配出很鲜美的汤汁,然后将一种原料置于此汤汁中煮熟。譬如水煮牛肉、水煮鱼片汤等等。这种在川菜中很常见。去川菜馆的后厨可以发现,汤汁准备好了一大盆,煮牛肉也好肉片也好鱼也好,都用这个配好的汤汁去煮。汤汁麻辣烫鲜无比。这也是一种风味。

3、菜有香味

其实菜的香味和质感是紧密联系的,香味靠火候烧出来,同时质感也出来了。菜的香味随着本身的生熟程度变化而变化。譬如洋葱、土豆、胡萝卜、白萝卜等,他们的生熟程度不同香味完全不一样。当然菜并不是最香的时候最好吃,炒洋葱时发现,当洋葱很香的时候,往往还没有熟透。香味和味道并无直接联系,和质感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可以通过记住菜的香味来判断是否到了火候。

二、如何制作

1、如何烧出质感:上文已有提及,在烧菜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尝试,或者通过香味判断。而烧制的手法亦有很多种,作用也不一样:

可以猛火快炒,这样用于处理脆弱鲜嫩的原料,猛火快炒可以使原料保持嫩的质感。

可以小火闷,这样用于处理需要熟透的原料,小火闷可以使原料熟透而不至于使原料烧焦。

可以热油煎炒,这样可以使原料的外壳脱离变脆,产生外脆里嫩的效果。

可以炖、这样用于将原料炖烂,最大程度的将原料的味道提取到汤中,譬如整鸡。

而且火候要和炒菜的程序配合起来。有时两者要分开炒熟,因为他们需要的火候不一样。但又要注意充分串味。所以要留余地。譬如肉炒洋葱,单独炒肉时不能把肉炒熟,否则等会和洋葱混炒的过程会使肉变老;同理单独炒洋葱时也不能把洋葱炒熟。也就是说两者混炒时,肉应该略带血色,洋葱应该还略有呛感。此时两者混合炒到洋葱熟透、肉的血色消失,这样就能够同时达到最佳质感,同时能够充分串味。譬如炖菜时如果要加入两种以上的原料,要特别注意加入的时间,如果同时加入排骨和白萝卜,那么最后会出现排骨没能炖烂或白萝卜烂得不成形。

2、如何烧出串味

要烧出串味,我们应该了解串味的几种形式,一种是汤汁主要成分是A(或B)原料的汁水;一种是汤汁是两种原料汁水的混合。一种是汤汁裹在原料外层,一种是汤汁稍微深入原料的内层,一种是汤汁将原料完全浸透。

烧出汤汁的办法就是煮和用盐,煮可以使原料的味道溶解和扩散出来,用盐可以使原料的味道渗透出来。我们需要某一种原料的汤汁,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加水或者已经煮好的其他汤汁加入原料中煮,把原料的味道煮到汤汁中。水不能多,若是炒菜,煮完后只应该剩下一浅层汤汁;若是烧菜,煮完后水平面应该是将菜盖顶的水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当我们在制作A原料时(如胡萝卜),加水或加盐煮出味道;制作B原料时,也用一样的办法。最后将半熟的AB两种原料以及他们各自的汤汁混合在一起煮或仅仅搅拌。使两者的汤汁充分混合并闷煮或敞煮以尽量使之渗入两种原料中,此时要在混合后的第一时间加入配料,也就是辣椒、盐、调味辣酱之类,这样才能使原料入味。如果不同的原料对盐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还要事先分开放盐。等到离出锅有一段时间,放入葱或大蒜叶和酱油,待到葱和大蒜叶等有六七分熟了,香味扑鼻时,关火放味精。味精是不能高温久煮的,久煮对人体有害。

按以上的办法,我们就能实现串味了。

3、配料的搭配

配料的搭配是有讲究的,不能什么菜都放大蒜,也不能什么菜都放葱,更不能什么菜都放姜。不同菜需要的配料不一样。这个需要慢慢总结经验,记住。什么菜放五香八角;什么菜放姜,是放姜丝还是姜片还是姜块;什么菜放大蒜,是放大蒜粒还是放大蒜片还是放大蒜绒。均有讲究,需要总结。

4、原料的搭配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有讲究的了。记得我曾经问爸爸,为什么只有啤酒鸭没有啤酒鸡?为什么只有党参炖鸡没有党参炖鸭?爸爸的回答是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这样做好吃。也就是说其他的做法很可能是做出来不好吃而被人们淘汰了。但也有可能压根就没有人尝试过。这也就是我们的创新所在了,我们可以大胆的尝试洋葱炒鸡等等。但大部分时候,原料的搭配还是固定的,需要我们记住。如果经验丰富了,可以尝试着推想着创造新菜,并无不可。

 

总结起来:烧菜就是分别把各种原料烧到次最佳状态,然后混合起来充分串味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记住各种原料需要的火候、加水量、搭配,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做就可以了。

另外记住最大的前提:盐量。

一时手痒出此陋文,高手见笑了

慕尼黑的一些图

何谓爱,何谓情,我的爱情观第四篇

何谓爱,何谓情

前言

本文旨在讨论爱情为何物,对爱情进行探讨,我并不是泛性论者,不如弗洛伊德所见,认为爱情源自于性欲。性和爱的关系非常复杂,有很多问题都是生理问题,无法深究,本文不对此深入讨论,仅认为,爱是对美的欣赏。至于这个“美”是何物,则相当复杂了,这个美和性相关,和欣赏者的个人品味有关,但为了进行较表层讨论的方便,一律将它们抽象成“美”。而情又是何物呢?情,必然是和人相关的东西了,在我看来,情就是人在对美的追求和力求占有的过程中的人的感受。

何谓爱

爱到底是何物,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对爱进行深究。我认为,爱是对美的欣赏。如此一来,爱和喜欢岂不是有所混淆了?喜欢不是也是对美的欣赏吗?其实我们平时说的和喜欢不一样的爱,是指爱情,而不是单纯的爱,只有当情介入时,喜欢就蜕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爱。也就是说,本文中的爱和常说的喜欢,是一个意思。但为了方便讨论,爱就是喜欢,就是对美的欣赏。
进一步讨论开来,何谓美?何谓欣赏呢?
最最常见的美便是容貌的美了。有人声称,有研究表明,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图像匹配,发现原来最美的人的五官特征,其实就是大多数人的五官特征,对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原来最平凡的长相就是美啊。其实这是一种停留在表象上的简单归纳。人的审美观的形成,原本就是通过观察身边的人以及人类大脑中固定的审美,人的五官原本就是按最美的形式生长,只是因为各人基因略有差异而又不同,人通过观察身边的人综合以固有的审美产生的审美观,自然是认为大部分人都具有的特征是美的。而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同时具有大部分人都有的五官特征,导致了人有美丑之分。
而事实上即便是最常见的容貌的美,也无标准。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有人认为印象派的绘画乱七八糟,不觉得好看(比如我爸)有人却认为印象派的绘画多么多么美,更有人觉得抽象派的画野兽派的画也很美。其实无所谓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就不美,美在于个人的体会。也就是说,虽然野兽派的画法并不符合常规的审美观,但仍然有人能够觉得他美,而有些画每个人都会觉得美,常规的审美观是由我们面对的社会和我们大脑固定的生理结构决定的,但这不意味着其他的审美观无法树立,对美的欣赏是可以培养的,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道理。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审美观的转变不需要主动培养而是会被动的发生,这是在下文将会讨论到的问题。
美,存在于许多形式中,蕴含在一个人内的美,也是形式多样的。除了上文述及的外貌的美,包括人的五官,身材,人的姿势,一举一动;人的神情,一颦一笑;人的声音,有柔有硬;人的眼睛,或灵动或深沉。这些都是美的构件。用有点马赫主义的意思的话说,美其实是感觉的复合。我们说张曼玉身着旗袍曼妙的身段和优雅的姿态是美,但有人会说,我注意的是张曼玉的五官而不是她的身段和姿态。其实不然,人的感觉,一部分是主动去感受的,一部分是被动接受感觉的。观看者为张曼玉的五官和发型所动,声称并没有注意她的身材,事实上当张曼玉的身材和姿势进入你的视野,即便你没有用意识去注意,潜意识下这种美已经被你的大脑接受并体会到了。这些是不需要经过你的主动注意的。这种潜在的对美的感觉,也是对美的感觉的途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这在下文也将论及。
如此,何谓欣赏呢?欣赏,则是主动的让自己去感觉美。也就是说,你感觉到某一个人的复合的美后,得到了快乐,从而为了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主动的去感觉这个美,这就是欣赏了。我们为了欣赏美,欣赏另外一个人的美,会有很多的途径。也可以反过来说,美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的感官有许许多多的途径。人的感官,耳朵听,眼睛看,皮肤接触,鼻子闻,最后经过大脑对感觉进行复合和处理,都是获取美的途径。我们为了获得美,也无非是通过这些途径。
我们会听歌曲来体会优美的嗓音,爱情麻辣烫中的第一个男主角喜欢听自己喜欢的女同学的声音,我们和自己喜欢的人打电话,也是在体会这种美。
我们会通过眼睛体会,图片,视频。
我们喜欢如凝脂的肌肤。
我们喜欢恋人身上的味道。
我们还喜欢在与恋人交谈时,欣赏对方谈话中透露出来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
而且美的欣赏的客体,也就是散发出美的人,为了更多的散发出美传递出美,也会想尽办法。于是乎要化妆,要擦香水,要学会优雅的仪态,还要知道如何摆pose,还要知道如何措辞,运用礼节。这些,都是为了能使自己散发出更多的美。
当如上文所示的美产生了,并被我们的感官捕捉到并由此得到了快乐,我们就开始主动的去体会和接近这个美,这就是对美的欣赏,就是爱了。

何谓情

谈罢爱,我们来谈情。情是和人有关的问题,光有爱不一定有爱情,如果有了情,那就有爱情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喜欢”和“爱”的区别。
情,是一个有心理学含义的问题,在我看来包括这几个方面:1、对爱的追求和占有。2、对个人的其他相关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情其实就个人心理的满足。这其实无异于废话,情是人的心理现象,既然是人的心理现象那当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区别在于,不同的心理现象满足的心理需求不一样。
那么情是为了满足哪些心理需求呢?这当然是繁复异常的了,在情的驱动下产生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满足相应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性相关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是美相关的心理需求,这个划分当然比较粗陋了,因为这两者是有其交集的。性方面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虽然确实在爱情中有很大的比例,但本文无意进行过多的讨论,本文专注于讨论美的方面的心理需求。也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对美的追求和占有。
每个人都有这个需求,那就是占有自己所爱的东西,如果对于艺术品,那是物理上的占有,但是对于自己所爱的人,如何满足占有的心理需求就非常复杂了。我们经常说,精神上的占有和肉体上的占有,其实这两者的区分亦不明确。肉体上的占有,顾名思义,众所周知。占有,要有持续性,你不能说你和人家一夜情你就是占有人家的肉体了,有没有第二次第三次?那么,如果能够长久的占有肉体,那这是不是要建立在精神的占领之上呢?显然如此。
精神的占领,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如何才算是占有了自己所爱之人的精神抑或心灵?这就是要通过贯穿在两个人之间的社会性交流来判断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也就是信息的交流了,方式是多样的。我们通过与自己所爱的人交流信息,来确认这种占有。每一条短信,每一个电话,每一次试探性的牵手,每一个眼神,都在传递着相关的信息。我们将这种占有的感觉,经常说成“在乎” “爱” “关心”等等。可以发现,占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对方的占有和对对方的欣赏,其实是穿插的。当你向你所爱之人拨出电话,你期待听到她的声音,这是一种对对方欣赏的期待,就像藏着一件古董,迫不及待的想取出来看一样。而对方的回应,就是一种你是否占有她的信息,如果电话才响了一声,对方就欢快的接听了,你便确认了这种占有,如果电话一直在响,对方还是拒接,这便是意味着你没有占有了。很多相关的信号都用来对此进行解读,譬如,回复短信是否快速,回复短信的长度,是否在其他人面前承认你们的关系,等等。这些信号,都用来确认是否占有。就在这你来我往的信息传递中,恋人们一次一次不厌其烦的享受着占有的快乐和幸福。
其次就是其他心理需求的满足了,前几天love板有贴,一男生追求一女生若干久而不放弃,虽然女生反复拒绝其表白。但此女生有意思的是接受了男生一直以来的大量物质馈赠。有人问这个男的甚傻,女方明明拒绝表白,为何还要一直投入呢。这里面的缘故,一来是虽然女生明确拒绝表白,但仍然接受礼物,使男生产生对女生的占有感,在恋爱中的人,其心理压抑能力薄弱,如同梦境,会自动忽视、轻视甚至忘记自己不希望的的信号,而重视或仅仅看到自己希望的信号。女生拒绝男生表白这一信号被男生忽视了,而接受其礼物这一信号却被放大,使男生一直有占有感。其次,对女生馈赠礼物后,无论女生作何反应,男方都会自居为女方代其产生感动和幸福,男生馈赠女生以礼物,享受的便是这个自认为的感动和幸福。当然如果女方明确的体现出高兴的神色和语气,那当然好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男生完全可以自居之。但前提在于,女生要接受这个礼物。除了这种自居产生的感动,还有譬如在朋友面前的显摆之类的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可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一一列举,爱情可以不同程度的满足那些需求。
 
以上谈及的,都是“情”。恋爱中的人因为这个情,导致体内胺类分泌大增,进而情绪激动,倍感幸福。人的丘脑部分,便是产生爱的幸福感的部位了,无论是对方的反应还是自己的臆想,都能发“情”,促使多巴胺和其他激素在丘脑分泌。热恋中的人,便是因为这种激素的缘故。激素的分泌水平,也由当前的情绪影响,分泌的过程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也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个过程取决于人的情绪和个人的生理特征。当激素分泌旺盛,情绪波动之时,人的行为和心理便越来越少的受到压抑,能做平静时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有此产生的神经质和疯狂,源头便在于上文所述及的“情”。
 

谈异地恋

一直以来,异地恋便不被看好,这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异地恋之所以难以维系,原因很多,本文来谈谈异地恋无法维系和能够维系的原因和条件。
 

异地恋无法维系之原因

爱情要维系,如上文所述,要有两样,一是要有爱,一是要有情。有了爱和情,爱情便得以维系下去。
 
异地恋难以维系爱的深度,在于信息的不通达。爱是对对方的美的欣赏,因而需要建立美的传输通道。异地恋的传输通道仅有两种,声音和文字。也就是说,两方要通过声音和文字来体现自己的美的所在,如此一来要能够继续维系过去的水平就困难了。其实对方的美在自己头脑中的维系,除了与对方的信息交流之外,也来自于自己的臆想,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的其他某个人,和其本人有出入。也就是说,通过自己在头脑中对对方的美的臆想,加上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我们头脑中的对方的美在动态的变化着。自己对对方的爱也在动态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大部分来自于臆想,因为由对方传输的信息不多。当头脑中的对方的美在臆想和少量的信息传输下越来越淡,以至于低于现实中自己身边另外某人的美的程度时,移情别恋便发生了。但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异地恋发生之前因为爱的作用产生的头脑中的爱人的美,程度很深,要在异地恋的过程中慢慢淡化,亦非易事。以至于爱的深切的,若干年不见面不通信,这种美依然坚不可摧,这种爱仍然得以保留。
 
第二个原因在于情,没有一个对象,沟通的渠道变少,情也会变淡。虽然通过书信,短信或电话的交流仍然能够确认精神上的占有,也能满足一些心理需求,但是这些都不及当面来得好。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异地恋的情的维系,比爱的维系更加稳固一些,爱的变淡,也会影响到丘脑中激素的分泌水平,进而影响到情的维系了。当丧失激情后,异地恋的破裂,也就不远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性,性,非爱,亦非情。性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但是有人要问,我们大学生年纪轻轻,并不曾有性啊。其实性并非一定要正儿八经的做爱,一次触摸,一次拥抱,一个吻,都是性的满足。性其实就是通过皮肤的接触实现的,性满足的程度,仅在于不同区域皮肤的敏感度不同而已,但只要进行了皮肤的接触,就能不同程度的满足性的需要。而异地恋,性的需求的满足就完全得不到了。其实,这才是异地恋难以维系的最大的方面。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难上加难。
 

异地恋得以维系之条件

异地恋要如何才能维系呢?仍然从爱,情,性三方面入手,即可分析出来了。
 
异地恋首先要能够将头脑中的恋人的美进行稳固,要合适地进行臆想,之所以要合适的,是因为臆想过头,带到真正见面的时候,发现真人和臆想的形象相差甚远,也免不了要分手。其实要拓展各种交流渠道,短信和即时通信,可以说是最最有限的渠道了,因为字数少而且都是宋体。要积极的打电话,写信。写信,传递的信息量大,而且手写体也能传递美。而打电话,除了字符的信息,声音也是一种信息。无论如何,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如果美的信息传递充分,并假以合适的臆想,头脑中的恋人的美的形象也能非常的牢固了。
 
其次要情,要让对方产生占有感,使对方发现自己对她的关心和在乎。方式多样,譬如多说爱你,多说想你,对关心对方,便是了。让对方产生占有感,才能维系对方对你的感情。另外就是其他的心理需求的满足,那就是涉及到写信电话中的方方面面了,一直以来都说“要让男人觉得他们是男人”,就是此理了。让男人觉得是男人,就是让男人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需求。另外还有许多心理需求,不一一论及了。
 
对于性,这可谓是异地恋的瓶颈所在了,之所以异地恋会破裂,往往是男/女方忍受不住,在其他人的诱惑下接受了其他人对其的性的满足。而我们又存在一个误区,仿佛两方之间有性的满足了,便要恋爱,也就是说,异地时如果和本地的其他人相互之间产生了性的满足,便认为异地恋只能破裂。其实性和爱情是可以分开的,但这在当前社会,不符合伦理道德,是以造成了矛盾。如果能够有另一条满足性需求的途径,那么异地恋的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一半。但这在当前的中国不太现实,因此唯有靠自己的毅力才能办到了。
 
 

谈同性恋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等

同性恋是怎么来的呢,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有力比多灌注等等。但这都是过于抽象的,稍微具象的说,同性恋其实也是爱和情,并无二致。那么,为何会产生如此深切的爱,以至于能够突破伦理的压抑呢?除了本人生理的原因,还有就是对方的美已经在自己心中树立起来了,而且身边其他的异形都无法超越这种美,而且自己也更能在对方身上得到占有感等。
 
所谓生理的原因,那就是和同性的皮肤接触是否能产生性的满足的问题了,各人不同,这可以说也是最大的一个方面。这里面但就触觉来讲,其实和异性并无大区别,真正阻碍同性之间产生性满足的是心理问题。但是这个心理问题却又和各人大脑的生理情况有关。生理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有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和一个同性生活,极少见外人,两人相处数年,长大了,必然会发展为同性恋。我是支持这种观点的,如果两人之间美的传输如此通达,对对方的美的了解如此彻底,而没有更好的性需求的满足方式,那么同性恋就是必然的了。
 
长时间的相处,能够让美不可避免的相互通达的传输。长时间的交流和观察,能够让你更加彻底的了解其他人的美。长时间的交流和观察,也能让你被动的欣赏到对方的美,爱也就由此产生了。日久生情,便是此理。
 
由此我们得以讨论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问题。之所以自己的恋人在自己眼里是那么的美,虽然旁人看来并不怎么样,原因就在于恋人之间美的传输更加通达而彻底,对对方的美的认识和欣赏也更加到位,所以比起其他人来更加认为自己的恋人是美的。
 

结语

本文先是对爱和情进行了分析,随后将异地恋,同性恋等现象作为实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有大量实例支撑,应当已经相当完备。若能助恋爱中的人一臂之力,参考一二,我也就很满足了,若能使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大彻大悟,那更是求之不得的了。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 ALiustein独创,转载请注明

我的留德全纪录

我的留德全纪录 

一、为什么要留学德国 

留学德国的原因,是我在大一结合我的家庭和我的实力的客观情况,经过仔细的论证得出来的结果。暂时不讨论意外情况,比如女朋友啊文化向往啊啥的,就简单的出国的投入和回报来讲,德国是适合我的。

经济负担

首先就经济条件限制来说,德国需要80000人民币的保证金,如果家里确实是农村,很穷的那种,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去其他国家了,德国申请奖学金较难,一般都是自费。但好在德国的硕士不收学费或者只收一点点学费,就生活费来说,每年9万就足矣了,便宜的城市更少。加上打工助教啥的,也能抵消掉一些旅行费用。对于家里有那么十来万积蓄的家庭,或者有亲戚做后盾的话,经济方面,不成问题 。 

难易程度

就难易程度来说,交大学生留学德国,极其容易。要知道北大清华的人是不屑于留学德国的,交大的人留学德国,GPA3.3,语言通过,专业对口,那肯定是百分之百的要你了,无论多么好的德国大学,都会要你的。而相同的情况下要申请到同等层次的美国大学,就不太可能了,默认为去美国都是申请PHD。 

综合考虑

就回报来说,德国的文凭含金量高,毕业后可以在德国工作一阵子,而且一般在德国读的是硕士,毕业之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者继续申请美国牛校的博士,多一次选择的机会,而且这样就能申请到美国牛校的博士了,这在交大直接本科申请,是极难的。 


综合起来考虑,去德国的最大障碍,那就是语言了,语言一过,就都好办了。而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同学不考虑德国的原因。但回想起来,其实去德国花在语言上的时间并不多,至少比想象的要少很多。我跟TUB班学习语言,每周周三下午加晚上,周六周日全天,上课学德语,除了这些时间,回家基本不温习了,对正常课业的影响有限,如果把时间安排紧一点,基本不冲突,当然玩的时间是肯定没有了。 真正德语积累的时间并非学期中,而是在假期,暑假寒假一共那么两个多月,每天没日没夜的学德语,才是德语积累的时间。其实假期反正不学德语也是玩掉了,去美国的也是学GRE啊托福啥的,差不多。也就是说,语言问题并非大问题。 

我的相关信息来源,一是问楼下辅导员,二是饮水思源BBS德语板板大markus的space,三是我系留德学长Superman,四是www.abcdv.net 

二、留学德国的语言学习  

留学德国最需要花时间的就是语言了,上文谈到过,学习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先谈谈本人学习语言的情况。 

我大一确定了要去德国,大一下就选了德语的通选课,学习了《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肯定是入门了,大一下学习劲头足,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读了个烂熟。大二没有选了,但是可以搞德语二专,于是选了德语二专,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交大有TUB班,准备考二专学德语,当然这个想法是幼稚的,要考德福那得去考试-oriented的班,上普通的班不行。 

德语的系统学习

二专还是学《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于是乎我又熟读了一遍。此时遇到了05TR的同学HXK(请对号入座),他告诉了我TUB班的事情,真是幸运极了,我当即放弃德语二专,去了TUB班,当然是在等他们语音学完后再去的。学了两遍《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一般的语音肯定是准了,那小舌音也发的像模像样的…TUB班虽然是专为项目开办,其实也接纳其他同学,交钱就可以了,像我们每个人一共交了3、4千的样子,学一年,很便宜了,虽然教学质量不一定比得上同济啥的,但能和交大的兄弟姐妹们并肩战斗,不用挤地铁,其实也不错,反正德语主要靠自己。随后,开始了我和TUB班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奋斗的日子… 

我们是每周三的下午和晚上,周日周末全天学德语。学新求精初级中级,其实过程很简单,听力文章那就听,听那么三四遍,阅读文章就Frau范在那解释,一句一句的分析,我们就狂做笔记,记生词,如此一周复一周,一单元复一单元…每次学习完后笔记都很多,当场也在记,但基本上下课了就没怎么看了,根据我的观察,大家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每天都要应付正常的课程的作业啥的,没时间看德语,我每天仅有的时间是一些废课的上课时间和早晨,学德语的时期我差不多早上六点半啊啥的起床,读那么一个小时。可以说,学期中的德语学习是不牢固不踏实的,但是不要紧,其实在你每周的上课过程中,你就已经在记忆,在学习了,加上那时候学习的是初级德语,关系并不大。 


接着到了假期,假期才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的德语学习,那时候一般是白天上课后下午三点半下课,不回家直接去图书馆占个座位开始温习当天的内容,出去吃个饭,然后回寝室接点书去图书馆搞到闭馆,也就是十点左右。在图书馆的时候除了听熟当天的听力文章,将阅读文章再过一遍,语法总结总结,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熟读和背诵。一天两篇课文的样子,不包括听力文章,熟读然后一段一段的背诵,完全背下来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是能够过一遍就算了,第一天完了第二天早上再读一读,要读到非常顺口非常快,这一篇文章就算是搞定了。我一般是去抢一个独立的面向墙壁的那种单独的机子,把桌子搬开一点,埋着头轻声的读,对其他人没啥影响。有时候我会觉得不爽,就回寝室读 

,寝室虽然热,也不是完全不可搞,首先拖把把地面拖干净,打开风扇,椅子往风扇下面一摆,把字典啊书啊笔啊等武器准备好,然后去洗澡,出来坐地上读,一般一读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一篇文章分若干个十分钟可以搞定。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对我的口语阅读最有意义的最能提高的过程,感觉确实不错,从此爱上读德语,爱上飚德语! 

德福的准备 

就这样到了德福冲刺阶段,按照Frau范的说法,当前国内能找到的资料都要做掉,后来发现确实如此,资料根本不够: 

我们的教材是黄色的德福应试教程,一般,难度一般,但是口语和写作的相关练习不够,听力的练习也不够。 

Training和Fit,可以仔细的看一遍,上面的题目肯定是要都做掉的,但是口语和写作的那些东西我没有仔细填,不做评价 

德语中级听力,一定要认真做完,适合德福考试,难度略低 

同济8套模拟题,虽然是中国的出题思维,但是最好一套一套的认真做完,难度有波动。最重要的是此题写作和口语有参考答案,写作的话我是熟读的,口语就是背诵了,事实证明有更好的办法,稍后再说。 

DAF听力实战,听力的判断题型难度不错,十个题目要都做完,但听力的笔记题难度大,速度快而且内容多,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做,适应这种强度 

官网上的模拟题,最后冲刺时,认认真真的卡表做,会带给你信心的 

还有其他资料记不起来了,不过现在有很多新书了,大家当有更好的选择。 

阅读 

无需紧张,必然是四以上,开始会觉得很难,等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无敌了,第一题不错,第二题错一到两道,第三题错三到四道,这么个标准。其实我们的阅读训练太多了,应该匀一些时间给听力的。 

听力 

高度重视,很难,我考了三次都是三,这个是制约DAF的最大瓶颈,也是我力推考DSH的原因,听力对状态要求高,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很多地方,一不小心就滑过去了,omg,一漏掉一个立马慌神,因为题目太少了,错一个是一个。听力的话就是狂听了,要高强度的训练。一般第一个题目错一到两个,第二个题目错两到三个,第三个题目对三个,才算是个擦边球。也就是说,第一个题目要尽量全对或只错一个,第二个题目尽量只错一到两个,第三个题目才能有余地,否则很危险。 

写作 

稍微练习练习,我们的做法是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写作句型和模板进行大汇总产生一个大的模板,这个模板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衔接句型,直接往里面填就可以了。然后经过自己的若干次(其实也就是那么三次)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精简模板,记熟,将这个模板练几次,并加以改进,一共前前后后练了那么八篇文章,那基本上就是四了。 

口语 

第一次准备的时候认为是问题,其实根本鸟问题都没有。背得要死,熟练的不行了,冲上去说的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本来觉得应该是四,可能是三,结果直接一个五… 

第二次,学乖了复习口语五天,这次弱点,四分。第三次,说错了顺序,从第四题开始,把五题说到四题位置上,六题说到五题位置上,六题说了两遍,到七题才套上。结果就是第六题只说了一半:只描述了图表,七题紧张说得一塌糊涂,结果居然还是给我三分!可见有多水。口语也是和写作一样,把模板训练个烂熟,其实也就那么几十句话,每天用一个小时来训练,一个星期应该够了,怕不行的话就训练两个星期吧。不要怕话题不熟悉,把那些什么环境啊现代科技啊实践经验啊之类的话题搞熟脸,很多都是通用的。记住训练的时候要卡表训练,不能随便乱讲 

更好的选择:DSH 

贵是贵点,学起来也不方便,但是通过率高,要不过还真不容易,我听说过的还没有不过的,有一个同志没过我认为那也是意外,归类于通过吧。所以就算跟TUB班,也可以先报一个德福再报一个DSH,九月的就行,考完德福不久就上课,不要怕什么成绩没出浪费钱,你去那里上课也是学习,到时候德福成绩出来你过的话可以不参加DSH考试啊,培训班也是在学德语嘛,如果不抓紧时间报名,等到时候报不上,那就是浪费好几个月,更加划不来。 

如果你要考几次德福或者考完DSH等成绩啥的,建议抽空考一个托福。到时候德福DSH没过,可以靠托福申请英语课程,不要觉得英语课程不好,视野要广阔,你有了托福,什么香港新加坡瑞典XXXX都能申请了,申请那些地方就是顺手的事情,方便得很。事实证明最后还是托福救了我。 

三、留学德国的材料准备 

办理APS 

APS需要的证书,甚为繁琐: 

1、汇款2500元到指定APS账户,汇款单留下来,此为文件1 

2、审核表,下载下来填好 

3、小学、初中毕业证书或证明的复印件,如果都丢了,那就去原小学办一个证明,中文手写就可以了,盖章生效 

4、高中毕业证的翻译公证件,这个必须要有,公证在同济大学图书馆侧门上去二楼,有明显标示,负责人郭老师

5、高考成绩证明的翻译公证件,这个必须有,参加高考的是高考成绩,保送生是录取花名单(截取有你的名字的附近三四条就可以了),都在徐汇区本部老图书馆内档案馆办理,电话62933032,记住要一次在档案馆办那么8~10份 

6、在读证明,在教务处,行政楼一楼办,中英文一起封入一个信封,封号后盖章 

7、大学成绩单,也在教务处,行政楼一楼办,方法同上 

8、语言证明,可以不要,什么都不放或者放个英语四六级,网上注册时选择大学英语课程就可以了 

办理APS要在网上进行注册,然后将注册表打印出来,附同以上材料寄到审核处,审核处会通知你面谈的时间

APS面谈

最好使用英语,因为毕竟更熟悉,德语肯定很卡… 

到北京之前用一周的时间稍微准备一下口语,练习练习。 

面谈的题目,无论笔试面试,都非常简单,有些是初中水平,有些是高中水平,极少数是大学水平。据说遇到小胡子会很麻烦。我遇到的是高中水平,同行的wyz的面谈题目是初中水平的。APS其实就是那么两三个教授在那里弄,他们其实就懂本专业,跨专业的话他们就随便乱问了,他们会在他们稍微懂一点的你的成绩单上的某些科目上打钩然后问一些问题,都是很随便,很容易的。反正他们也不会打断,你就只管瞎扯,扯掉时间,人那么多,说是那么就就是那么久,他们不会超时的。 

申请学校

一定注意从寒假起就开始关心各个学校的信息,列成一个list,记下他们的语言要求,截止时间,你期望的专业,以及相关的网址。这个工作要持续两个星期,每天就是查啊查,可以去daad的大学查询,也可以去http://www.studieren.de/,也可以按照64所好大学名单一个一个查过来。daad的项目也要关注,像克劳这种学校,虽然申了不会去,但是为了能够尽早拿到签证,也要申的,就当是练手,他们的zu来得早。 

确定申请范围

一般来说真正的dream school就是在TU9里面(www.tu9.de),以及你申请的专业在德国排名前三的学校。 


作为工科类的学生,我要提到的是UdS,也就是Universitaet des Saarbruecken,萨尔布吕肯大学。此大学计算机专业很猛,而且他们家申请不用邮寄材料(神奇吧),只要在注册的网站上注册,由自己上传五个文件的扫描件以及由你的两个推荐老师上传两封推荐信的电子PDF版。由老师上传其实很简单,首先上传老师的邮箱,老师会收到一封信,你要老师将这封信转给你,你自己按照信里面的步骤上传推荐信就可以了,不需要登录老师的邮箱。这种不要钱的好事,不搞白不搞。何况萨尔布吕肯还不差 

RL,CV,PS的撰写和准备

接着就是进行各个学校的申请了,一般来说就是大家一起申请,合寄材料,将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一个个大学的寄了,重要的是,你的推荐信和动机信里面,推荐的专业和项目不要指明是什么专业,就说是"master’s program",这样的话无论你申请什么专业,都是通用的。推荐信里面不要提到大学的名字,这样推荐信是通用的,自己的动机信的原版要将大学名字和各个大学有差异的地方(比如城市名称专业名称)用颜色标记,以便更改。以后要寄出去,就将原版改一改打印出来。 

推荐信和动机信的纸张最好不要一样,字体也最好不要一样,如果是两封推荐信,推荐信的格式,里面的措辞和语句,使用的纸张,页眉页脚什么的呃都要不一样。 

写推荐信和动机信时,多参考其他人的,留美的同学的也可以都拿来参考,按照对方的要求写,虽然有些学校不要这些,但是很多都是要的,所以还是要写,写德语的可能会感觉困难,其实也不难,将英语版的写出来,然后Google翻译成德语,然后进行润色,完了交给学长啥的改一下,就非常好了,当然还可以求助于Frau 范,Frau 黄。 

寄送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用UPS,最便宜,最快捷,基本上是无敌的。 

打印东西的时候,有彩色的就彩印,别省钱,这点钱算不了什么,包括你的CV,英文德文版的,尽量压缩到一页,搞个pp的照片贴上去,彩印出来,相当好看,吸引眼球。 

联系小蜜

经常跟对方的小蜜联系,从还没有申请开始就联系她们,问清楚申请的情况。申请TUM的全过程和小蜜发了十八封邮件,第一个问题是在网申系统上没发现自己的专业,但是在主页上却说这个冬季学期我们专业招生。原来我们专业的网申系统还没有开放。就这样一有疑问你就可以问对方,包括需要的保险可不可以录取后再提交,托福成绩可不可以先交复印版,电话面试的相关问题等等。一定要和小蜜保持联系,有问题就问,一切按保险的来。必要的时候打电话 

通过Uni-Assist 

这真是一个万恶的系统,其不爽之处在于额外的给申请带来麻烦,基本上没有省事,虽然能够一次性申请若干所学校,但是必须注意,Uni-Assist上没什么好学校,能申的也就是TUB,真是极其不爽。 

首先要填在线的表格,很多都不用填,和同学们商量着填好就可以了 

然后按照学校要求准备相关材料,我的办法是只要有的材料就一个学校一份,那些能够公用的材料的信封上通通写上“Fuer Uni A、Uni B und Uni C“。最好早一点填好在线的表格,这样你能更早的接到志愿表,注册表格提交后对方会邮件发给你一个志愿表,必须要填。填好后和材料一起寄过去。我就是当天填好注册表格当天寄材料,结果第二天才收到志愿表,搞得我又寄了一次,虽然是合寄,那也是钱,也是精力啊。 

Uni-Assist的申请费用电汇,不用多汇钱,该多少就是多少,实践证明中间没有中转银行的费用。电汇的时候记得填表的字写小一点写清晰一点,去银行电汇时将银行的详细信息记录下来,最好是直接将uni-Assist的FAQ的相关页面打印下来备用。 

uni-Assist效率很低,七月十五号截止最好六月十五号就寄掉。 

申请的时间把握

最后必须指出,申请大学一定要早点,否则赶到后面和毕设最忙的时候冲突就非常悲剧了,一定要在毕设进入高潮之前搞定申请的事情,这样毕设干起来也安心,特别是申请一所出结果早的学校,早拿签证,毕业了也放心,学校好坏无所谓,千万别怕浪费钱。 

四、留学德国的签证 

可以将材料快递到APS北京递签也可以到上海德国领事馆面签。 

北京还是上海?

区别在于去北京递签要将东西交给快递公司不一定安全,而且对材料要求更多,要留学动机信等等,耗时据说是六个星期。而去上海领事馆面签的话只需要非常简单的七样材料,所谓的面签其实对方看到你的APS证书后,就不会面谈了,等于是递签。去上海领事馆面签的话要提前预约,去递签完后三到四个星期知道结果。 

 上海签证的时间地点

上海递签的地址:地铁二号线南京西路站二号出口出来,走100米以内的距离,就是上海“静安新时代大厦”,14楼就是领事馆。 

按预约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到,排队领号码牌,不能去太晚了,去太晚了可能要重新预约,因为只工作到上午11:30,到了11:30,上午预约的人就算没弄完的也不弄了,剩下的人重新预约去。重新预约就悲剧了,因为这意味着又要等几个星期。所以如果你是预约到九点的那一批,那八点半必须感到楼下排队。 

德语语言证书证明 

另外德语成绩证明也是在这里,带上你的德语成绩单(DAF或DSH)的原件和复印件若干份去那里,记住只能上午去,11:30关门,要排长队,所以要早点去,最好是一开馆就去。证明件能开那么5份,多了要交钱,经过德国领事馆证明的德语成绩复印件就有效力了。 

签证需要的材料

去签证之前一定要把签证表格填好填完整,否则也是个悲剧…记住签证的相片和普通相片不一样,有严格规定,所以一般要重新照,现成的以前照的照片肯定不行。简单的话去华联二楼,跟他说是德国签证照片就可以了,他们都是内行,都知道规格的。 

签证需要的保险可以在abcdv的猫哥处办理,非常简单,一个电子邮件一个快递来回轻松搞定,具体信息去abcdv论坛了解。 

签证的zu,可以不是到手的有签章的纸质zu,电子版的扫描件加上校方的邮件通知就可以去签证了,不需要等到那封比乌龟还慢的平信…或者让对方传真过来也可以。 

签证的存款证明,在浦东陆家嘴汇亚大厦的德意志银行办理,流程是将需要的zu等东西填好整理好带到那里,交到柜台,办理完成后会给你一个单子,上面写着你的编号。以及留德人员的德意志银行共用账号。回家后,你将8000欧元电汇到指定的账号,电汇的附言写上你的编号和个人信息,非常重要。之后等一个星期,就会收到存款证明。你的钱并不是打到你自己的户头,而是打到一个留德学生的公共户头,你的附言信息就是代表这个钱是你打的。收到存款证明若干天,就收到了开户证明,凭开户证明就可以到德国后激活你的户头,公共账户中的钱就到了你自己的账户。收到存款证明后就可以去签证了,要估计好时间,不一定要等到有存款证明了再去预约签证,预约了签证之后就马上去德意志银行办理存款证明。开户证明和存款证明都可以亲自去取,我没有这么办,现在也很后悔,亲自去取就不用总是催生活委员去看信箱,而且也很安全。 

签证一定要带上APS证书 

签证需要的原件一份以及复印件各两份,一套原件七份材料用回形针别在一起,这七份材料分别复印出两份,分成两套,每一套都用回形针别好,三套材料,整整齐齐。 

签证可以亲自去取也可以快递,快递是进门后填一个邮政快递的单子,我虽然是快递但是后悔了,还是去取吧,不在乎这点路费,安全,顺便也可以回上海玩一下。 

以上都是在上海领事馆递签的过程。 

祝大家都申请到心仪的学校,感谢在我的三年准备过程中给与我帮助的人以及各大论坛。

einsteinliu from bbs.sjtu.cn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Deutsch(转载请注明)



群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群体心理的精神分析

              

摘要

本文首先对群体心理学的创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相关的概念进行解释和澄清。然后对群体心理各个方面的外在特征结合实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和分析,特别的强调了领袖,暗示对群体心理的影响,并基于暗示分析了群体的心理结构。最后结合弗洛伊德的分析,我们将群体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与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比对,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

关键词:暗示,领袖,暗示感受性,力比多,催眠

群体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群体心理学是由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开创的。之所以要在“心理学家”几个字上加引号,是因为勒庞其实并非一个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勒庞的兴趣广泛,在很多领域都有涉及。而群体心理学的开创之作《乌合之众》只是勒庞基于对法国大革命和法国历史的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的一本书。整本书没有设计到深入的心理分析,也没有任何心理学的术语。很容易看出这本书出于一个非专业人员之手[1]。而当读者看到书中的条目的时候,一定会有这么一个感觉:这些东西我也知道啊。其实这本书只不过是勒庞用他强大的系统思维将涉及群体心理的现象进行了一次大总结而已。勒庞系统的提出了群体心理学的许多大问题,就是这些问题,指引后人深入挖掘探讨,发展出来群体心理学这个新的领域。

在勒庞之后还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学家对《乌合之众》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弗洛伊德的研究了。弗洛伊德在他的文章《群体心理与自我的分析》中针对勒庞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将精神分析学运用到群体心理学中来,同样也能对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概念的澄清

群体与团体,暗示

在继续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之前我们必须对概念进行明确,即何谓群体?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但这不足以说明这是一个群体,一个实验室中各个成员聚在一起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这算不算群体呢?当然不算,我们所说的群体这中人聚集形成的单位,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要有暗示的存在。

暗示,这将是在下文中要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暗示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暗示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人与人直接暗示可以用普通的语言,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比如希特勒在他的拥护者中做的慷慨激昂的演讲,就是普通语言和肢体语言并重的。人的眼神,语音语调等等都能进行暗示。除此之外,也有间接的暗示,比如当某事发生时,一群人中的某个人对其的反应也能成为对其他人暗示。简而言之,暗示就是一个人对其他个人或一群人的信息传递。暗示应该是要贯穿在整个群体中的,是维持一个群体不至于解散的基本行为。

继续前一段的讨论,一个团体可以没有暗示,比如微软某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开发一个软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暗示存在,个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聚在一起的这个事实导致他们成为一个群体的可能性。当比尔盖茨说从今往后微软工作人员的工资降低80%时。这个信息对这个人群的传递使这些人形成了一个群体。要想让这个群体继续存在下去,必须要有新的暗示出现来对群体进行驱动。如果这时候一个人站起来说我们辞职吧,或者说罢工吧。一个群体就将真正形成了,因为听到这句话的群体里的人必须对其作出反应。如果是支持其罢工建议的反应,这个反应又将成为间接的暗示继续驱动这个群体。

至此,读者应该能够对群体作出很好的辨别了。

群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不是一个领域的。也有把群体心理学归入社会心理学的,但从本质来说,并不属于一个领域。现在群体心理学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还不能正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关键在于研究者们只能观察群体而不能用群体进行实验,因为群体是不可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个人本身,而群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群人这个整体。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了研究的内容也差异极大。

群体的心理结构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群体心理的研究对象是群体,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

群体的心理结构在前文中已略有涉及,那就是群体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由暗示驱动而存在下去的一个单位。所谓的暗示到底是什么我们已经在上文提到了,在此不再赘述这个问题。

暗示的驱动

暗示是驱动群体继续存在下去的动力所在,而它可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领袖的暗示,一个是存在于群体内部的暗示。我们不得不把群体分割成两个部分,一是领袖,一是群体的成员。而一个群体到底需不需要一个领袖,也就是说没有领袖群体是否还能成为群体。整个问题基于我们对领袖的定义。

领袖和其暗示

领袖对于群体来说,基本的功能是提供暗示,而其提供的暗示感受性的强弱,提供暗示的频繁度决定了领袖是否能成为领袖。

首先,一个基本的条件是领袖要能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而不是对群体中的某一个,当然如果领袖能通过某个人对群体的所有成员进行暗示,也算是具有这个条件的。这个时候就要问了,希特勒通过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对群体——整个德国人民进行信息的传递,那么到底领袖是希特勒还是戈培尔呢?之所以每个人都会说是希特勒,是因为虽然希特勒和戈培尔都能向整个群体进行暗示,但是群体的成员会认为暗示来源是希特勒而不是戈培尔。

另外,暗示的感受性强弱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是领袖,一个推销人员面对一群人进行推销,如果推销得当,暗示感受性强,充分应用其语言和感染能力,可能能使整个群体都购买他的产品,他就是领袖。如果这个推销员只是走上去不冷不热的推销,而技巧生涩,毫无感染力,那其暗示对整个群体基本上不起作用,他也就不能成为领袖了。

其次,暗示的频繁度也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领袖。比如前文提到的微软要大幅降薪,一个人站出来说建议罢工,即便他是整个人群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是部门经理,如果他不进行继续的暗示,只是提出一个建议的话,那么也不能成为领袖,相反的,如果有一个他的下属对降薪愤慨不已,站出来慷慨激昂的鼓动大家罢工,那么这个群体的领袖就成了这个人而不是那个部门经理。当然如果部门经理能够如此慷慨激昂的鼓动罢工,那无疑效果更好,对群体的控制力更强。

内部的结构和其暗示

另外一种暗示是在群体内部相互感受的暗示,这种暗示不能对整个群体作用,而只能对群体中的一小部分人或者对群体中的某一个人作用。这种暗示同样的能驱动群体的存在。群体中个体的相互暗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直接的语言,而是行为和对领袖暗示的反应。或者仅仅对外界信息传入的反应。当微软的员工们接到薪水降低的消息后,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反应。可能某A听说后暴跳如雷,大骂不止,说要罢工。这个反应被BC看到后,BC二人原本愤慨的心理再受到A的反应的刺激,BC二人很可能按捺不住愤怒,两个人也开始附和A,开始爆发了。ABC三人原本是整个群体的一部分,当薪水减半这个信息进入后,A的反应对BC进行了暗示,而BC两人的言语相互暗示,使之开始附和ABCA的附和又对A产生了暗示作用,至此三个人相互暗示,形成了整个群体中的一个局部的完整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也能继续对其他的人或者心理结构进行暗示,暗示的形式可以是三个人一起骂比尔盖茨,也可以是这三个人中的某个人,比如B,作为代表对其他附近的人说“我们三个人ABC都要罢工!”。整个群体的内部个体和逐渐形成的局部心理结构之间相互暗示,很快整个群体被充分的驱动起来,最终走向罢工的路。其实无论是罢工的群体,还是其他的群体。都是如此的。他们不一定需要一个领袖,他们只需要一点信息而已。这个信息可以是外界的信息,也可以是内部成员的一个简单提议。比如刚才说的,有了要降薪的消息和A的“罢工”提议,这两个信息,就足够了。不需要领袖的鼓动。

一个群体通过外界信息的传入,自身的信息产生,或者领袖的鼓动,在内部暗示相互感受的过程中,就能得以持续存在,最后就能被充分的驱动起来。

群体的心理特征

不可控制

群体的第一大心理特征是不可控制,这也是为什么群体心理学无法充分的发展,不能进行试验的最大原因。群体一旦在领袖的暗示或者外界的信息下被完全的驱动起来,将无法控制。领袖也将无法左右群体的行为。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相互感受,使得暗示的感受性不断放大,最后群体内部的暗示感受性压过领袖的暗示,群体变得无法控制。去年的拉萨的打砸抢烧就是一个例子,在领袖的鼓动下,犯罪分子们被驱动起来开始走向街头打砸抢。但是很可能这个领袖的意思只是要犯罪分子们砸车,捣乱,并没有授意他们抢劫和纵火。但尽管如此,当他们走向街头把锤子砸向商店时,相互的暗示已经不可控制,一旦有第一个人纵火或抢劫,其他人受其暗示,也会开始这么做,如此一来整个犯罪分子群体都开始抢劫和纵火。变得无法控制了。

社会道德的去除

群体行为很可能无视社会道德的约束。一旦群体被驱动起来,有一个人冲破了或者暗示可以冲破社会道德限制,暗示的相互感受就能迅速的波及到整个群体,整个群体都将失去社会道德。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同样的下降。因为社会道德的形成基于“所有人都要遵守”,一旦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受到了“大家都不遵守”的暗示,社会道德也就无效了。

群体行为的夸张和多变

群体的行为很可能非常夸张,在常人的生活经验之外。这是因为上述的社会道德的去处所致。还有就是社会的日常行为习惯的不遵循。原因也是一样的。社会日常行为习惯的产生也是基于“大家都如此”的。另外群体的行为非常多变。这归因于群体内部暗示的感受性极强,同时暗示在传播时一次次的扩大,这种结构使一个小小的信息的传入都能导致整个群体的巨大反应。一个小信息的传入能够在暗示的传递过程中被无端放大,使整个群体的行为发生改变。所以群体的行为很容易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信息改变。

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具有可以突破一切常理和逻辑的想象力。这种例子非常之多,一名海军上尉朱利安在他的《海流》一书中提到,护航舰“贝勒波拉”号在寻找一艘风暴中失散的巡洋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白天,观察兵发出了发现遇难船只的信号。然后众人都看着远远的方向大海上的一个浮动目标欢欣鼓舞,官兵们号称看到了那个船拖着一个木筏,木筏上有人在挥手。哪怕是靠近那个目标去实施救援的官兵,近距离的观察,也号称清楚地看到了一群人在遇难的船上伸手大叫。当他们到了跟前,才发现只是一个大树枝而已[2]。还有一个例子,一个母亲的儿子失踪数日,有一天有人在河里发现一具尸体,这个母亲和乡邻们跑去河边认人。这个母亲看了一眼后大哭道这就是她的儿子,而其他人看过后纷纷说一点不错。而当警察来进行口录时大家众口一词称这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没错。而事实上这并不是这个母亲的儿子。而发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不过是那具尸体和母亲的儿子穿了类似的衣服而已[3]。这种事情发生的很多,包括普陀山南海观音像开光时众人都号称看到了观音显灵[4]。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号称听到了上帝的话等等。

群体的智力低下

群体的智力将低于组成群体的个体。此时我必须重申这不是团体。我们所谓的团队合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都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这些都是团体,不是群体。群体无法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在强大的暗示感受性面前逻辑思维不起作用。美国大选,奥巴马在人群中振臂高呼要如何如何的时候,下面的听众没有人想过奥巴马能不能或者将如何办到他的承诺,而是一个个慷慨激昂,仿佛美丽新世界就在前方,理想国即将出现。当李洪志向法轮功教徒传授他的理论,下面的教徒们面对如此荒谬而漏洞百出的理论也纷纷接受,这些人中不乏高级知识分子。许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很多情况都是拜群体的低智力所赐。

领袖

领袖对群体的作用极大,虽然没有领袖群体也可以存在下去,但是大部分的群体都是有领袖存在的。领袖要成为领袖,必须要有许多特质,上文提到过,领袖要能够进行具有够强感受性的暗示,而且要进行频繁的暗示。那么,所谓感受性强的暗示要如何办到呢?

要使自己的暗示具有强感受性,就是要“立威”。威信是暗示感受性强弱的基础,威信犹如内功,强大的威信能使领袖对群体的控制变得轻而易举。而树立威信的方式很多。

领袖要从形式上树立威信

领袖本人要在形式上树立威信,法官要穿法袍,香港的法官甚至还要戴假发,法官使用的锤。这些都是使法官树立威信的形式。希特勒视察军队,讲话,一定要大场面,整齐的着装,听者做出纳粹专有的手势,高喊“希特勒”以示拥护等等都是为了从形式上树立威信。古时国王的宫殿,皇家那些琐碎的规矩等等,都是这个原因。这些都是帮助领袖树立威性的形式上的手段。也许没有这些形式,领袖依然能够得到拥护,依然有威信。但是这些形式能够巩固这种威信,使之维持下来。

领袖要决断

所谓决断,就是说话简单明了,断然。领袖对群体进行控制,不需要考虑逻辑性。说的话越不符合逻辑,说得越断然越好。领袖不能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而是竭力避免逻辑的存在。引导群体进行逻辑思维使之对自己信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要让群体对自己产生宗教般的信服,就要用无逻辑,决断的说辞,才有强大的感受性。

领袖进行暗示的手段

仅仅有了威信还不够,领袖还要有各种手段来增强暗示的感受性。一是重复,一个领袖会对自己希望对群体进行的暗示和传播的理念进行不断的反复。这种反复产生的暗示感受性非常强大。脑白金的广告曾经流行一时,其连续重复三遍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去年的恒源祥广告连续重复十二遍,更是举国震惊。这种强力重复的手法,暗示感受性无疑极强。而胡锦涛总书记经常重复的和谐社会等词,也是感受性极强。二是肢体语言和眼神,具有极强说服力的领袖们都能充分的应用肢体语言,在对群体进行动员时,领袖的肢体,眼神,都在向听众传播信息。有一个说法是,一个成功的演说者,要让下面的每一个观众觉得演说者是在和他单独说话。这说的就是眼神的强大力量。我们常说的投入的演讲会有极大感染力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投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使用得当的肢体语言,只不过我们将其称之为“投入”而已。三是个人的特色,很多领袖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希特勒说话喜欢将小舌音“r”发得特别夸张,我国的领导人喜欢缓慢的说话,这些特点都成了加强暗示感受性的手段。

平日我们所说的“领袖气质”就是上面说的这些的综合。拿破仑的领袖气质十分逼人,旺达姆将军是拿破仑的追随者,他对别人谈到拿破仑时说“那个魔鬼般的人物对我施用的幻术,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何如此厉害,我既不怕神,也不怕鬼,但一看到他,我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情不自禁的打战,他简直能够让我钻进针眼,投身火海”[5]。拿破仑平时虽然个子矮,但其领袖气质使被其感染的人甘心随其左右,无任何还手之力。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在被囚后卷土重来,几乎只身一人获得追随者的支持再度推翻当政者的原因。

领袖要善于利用群体里具有强暗示感受性的个体

领袖除了自己要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的暗示,还要利用群体里的个体或心理结构进行暗示。一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往往会有一两个人或者一个心理结构能够对群体进行感受性极强的暗示。领袖就要善于利用它们对群体进行暗示。一位有名的律师总结经验说,在法庭上,律师的眼睛不能离开陪审团里的灵魂人物[6]。所谓灵魂人物,就是能够对群体进行强力暗示的个体。比如陪审团中社会地位高的人,像富人,经理等等。或者陪审团中强硬的反对律师的人。如果律师能够将陪审团中的灵魂人物争取过来,就能控制整个陪审团了。在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中,之所以能让辛普森逃过一劫,就是因为律师巧妙的在种族问题上做文章,将陪审团中黑人这个心理结构体争取了过来,使这个黑人的心理结构体产生种族歧视感,从而获得了陪审团的支持[7]

弗洛伊德的分析

在勒庞写出《乌合之众》一书后,许多心理学家纷纷对其进行解读和挖掘。弗洛伊德当然也不例外。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群体进行分析。他的出发点在于,一是群体虽然由很多人组成,其实群体的心理结构已经和个体在被催眠或梦境中的心理结构极为类似,可以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群体这个整体进行分析。二是,在群体内部,群体能够维持的原因和动力在于群体成员相互的力比多的灌注以及对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8]

关于力比多,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用来衡量个体爱欲能量的概念。每个人都有爱欲,每个人都想要释放自己的爱欲。而释放爱欲的方式很多。可以对同性,异性,自己,以及其他任何人灌注。每个人都有释放自己的本能的冲动。当外界没有力比多释放对象时,力比多会积聚,产生自恋的情结。一般来说个体会对自己的亲人,异性进行力比多的倾注,而当一个人的大部分力比多正在向某个异性进行灌注时,这个灌注渠道因为突发原因阻断,那么在个人爱欲释放的巨大压力的促使下,这些力比多会转而向其他异性或同性倾注。向其他异性倾注是常说的爱上其他人,而向同性倾注就是进行同性恋的第一步了。这就是力比多的基本概念。这是体现个人爱欲释放压力的能量。[9]

群体内部的心理结构

群体之所以不解散而持续存在,基于群体内部成员相互之间的力比多倾注和成员们对领袖的力比多倾注。当因为某件事而产生了一个群体时,其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就将进行力比多的灌注了。群体内部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复杂,多向,这种结果是内部的成员相互之间都得到了爱欲的释放,群体结构趋于稳定。在电影《浪潮》中,当某个成员被欺负时,其他成员都来帮忙,为了对自己的组织进行宣传,浪潮的成员们能够一起到处贴广告,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刷广告。这些事情使浪潮的成员们相互之间的力比多灌注渠道更为稳定而宽阔,其爱欲的释放也得到了彻底的满足。更加危险的是,当浪潮的某个成员因为自己其它的力比多的倾注渠道缺乏时,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部分力比多倾注给浪潮组织,导致了他对浪潮组织的绝对依赖,以至于当浪潮面临解散时,他不得不自尽。因为他唯一的力比多灌注渠道轰然瓦解,爱欲无法释放的压力使之无法继续生存了。

几年前李洪志的法轮功在大陆十分猖獗,参加李洪志的法轮功并且对其十分忠诚的成员,多数家庭不幸,力比多的灌注渠道缺乏,爱欲的压力使之在法轮功组织中找到了释放的渠道。以至于笃信法轮功。甚至有人能够在法轮功的误导下杀害亲人,说明他的力比多灌注渠道变成了唯一的一个,那就是法轮功。其实我们可以认为群体的成员在群体中多渠道的向群体中的其它成员倾注力比多,就是在向群体这个整体倾注力比多。

此外,群体里的个体还向领袖倾注力比多,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倾注渠道,向领袖倾注力比多结果是群体里的个体对群体的领袖及其信服,被其完全控制。这就是希特勒,拿破仑等独裁者的情况。希特勒作为领袖,几乎获得了自己群体成员每一个人的力比多灌注。很多人对希特勒的灌注甚至强于自己的亲人。最后希特勒兵败时,地窖里戈培尔博士的一家全部自杀,他的妻子用氢氰酸杀掉了自己的所有孩子。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希特勒以及整个群体的力比多灌注已经成为了最强的灌注渠道了。在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很多国民党的人士改加入共产党,他们不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党派,而是因为其对共产党领袖的力比多的灌注。曾有某国民党人士称,他之所以改加入共产党,是因为对周恩来的无比钦佩。领袖就是依靠自己的领袖气质和魅力,来控制整个群体,不断的用各种方式巩固这种力比多灌注渠道。[10]

群体作为整体的心理分析

一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特征和个体在催眠和梦境中的情况极为相似。相应的群体就是被催眠者或者在做梦的人。而领袖就是群体的催眠者。

被催眠或者梦境中的个体的重要心理特征是其所想所见均为希望愿望实现的想法和幻觉。也就是说,梦是愿望的实现。作为一个群体,它的心理就如梦中的个体,它的行为也类似于梦中的个体。

对于有领袖的群体,就像个体一样,在催眠者(领袖)的催眠下,个体会进入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个梦中的个体的意识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群体也像睡梦中的人一样,其意识完全失去逻辑性,也不再为社会道德所约束。他的行为已经被催眠者控制。作为有领袖的群体,就如一个被催眠的人,所有的行为都被催眠者所控制。群体完全按领袖的指示去做。而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领袖的各种手段,强大的暗示等等无异于催眠者进行催眠的手段。无非也是暗示。而且催眠比形成一个群体更加困难,因为很多被催眠者事先对催眠有所了解,在催眠者对其进行暗示时有反暗示的行为,使催眠难以成功。而形成群体相对来说容易。因为群体的暗示易感性是因为群体内部的不断反馈,感染产生的,群体中个别个体的反暗示行为在群体内部的暗示感染和反馈中无法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文革中的疯狂举动并不会因为有明白人的存在,也就是反暗示者的存在而消除。整个群体内部的相互暗示感染和反馈,使暗示的感受性不断增大,这个趋势很难被阻断。于是乎,在领袖的暗示下,群体轻而易举的被煽动,走向被催眠和被控制的道路。而且这种情况下的个体其社会性道德和常识,逻辑的约束和压抑已经完全去除。就如被催眠者的本我已经突破压抑的冰层浮出水面一样,群体也失去了自我。

在催眠者不存在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如同梦境中的个体。其所想所见均是愿望的达成。搜救遇难船只的船员看到遇难船只的幻觉,母亲和众乡亲误认自己的儿子,都是这种情况。搜救的船员希望能看到遇难船只和活着的人,而母亲希望看到自己儿子的下落。在南海观音的开光典礼上众佛教信徒都希望能看到观音显灵。就像梦境中的人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已经完全失效,逻辑判断也不存在了。一切的感官都为了愿望的实现而服务。压抑不再存在,由内部暗示产生的源动力使群体产生疯狂的行为。

总结

经过以上讨论,我们从群体的概念,将群体分为有领袖和无领袖两类。并对这两类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群体行为的驱动力所在。然后讨论了群体的特征,结合对群体的结构对这些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领袖的重要性,对群体领袖的特点和在群体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最后,援引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挖掘,将群体等同于个体,用个体的精神分析方法对群体进行分析。

对群体的结构基于暗示的感受进行的分析和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群体的心理本质进行分析,其实是群体心理的两个层次,暗示的感受性是浅层次的群体心理,而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析的是深层次的群体心理。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暗示能够相互感受和传染,为什么肢体语言和对事情的反应能够对其他人产生暗示,很显然,这已经是用暗示来分析群体心理的最底层了,我们就必须对暗示进行进一步的还原。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所做的工作了,弗洛伊德其实是揭示了,力比多的灌注导致了暗示的作用,爱欲的产生使暗示易于被感受。这个中间的衔接,为什么力比多的灌注使暗示起作用的问题,还没有人论及。而至于为什么人要释放爱欲,弗洛伊德的解释是这是人的本能。这个问题就留给生物学家来解决吧。

参考文献

[1]:关于勒庞的生平参见塞奇·莫斯科维奇著《群氓的时代》,第二章

[2]: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0

[3]: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63

[4]:此例参见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50723233132.html

[5]: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39

[6]:此例参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乌合之众》,169

[7]:此例参见百度百科,“辛普森杀妻案”条目

[8]:《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83

[9]:《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217

[10]:《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106

本文仅授权《牛马》杂志发表

http://bbs.sjtu.edu.cn/file/pneuma/1246294262242882.pdf

 
以上为原文链接